当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在我国被发现时,人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这种病毒以其强大的感染能力,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其主要症状为肺炎,已经报道的136例感染病例中,有45例不幸死亡,病死率高达33.1%。随着季节的转换,新的病例仍在不断增加。面对这样的威胁,疫苗的研发成为了防控疫情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流感疫苗株的研制一直依赖国外提供,自主制备的缺失让我们在疫苗研发和应用上无法及时应对。一项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联合多家顶尖单位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作为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的内容之一,这项成果成功研制出了H7N9流感疫苗种子株。
该成果的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介绍,课题组在短短时间内成功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研制出疫苗种子株。整个过程经历了严格的科学验证,种子株在无特殊病原体的鸡胚中连续传代15代,经测序证实其遗传稳定性,未发生任何变异。
对于疫苗种子株的安全性及致病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进行了严格的雪貂评价实验。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则参照《中国药典》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了检定。结果显示,该疫苗株的致病性较野生型H7N9毒株显著下降,各项指标均符合流感病毒疫苗株的要求。这不仅打破了我国疫苗株依赖国外的历史,也为全球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重大突破为我国未来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有了自主研制的疫苗种子株,我们可以更快速地研发出针对新型流感的疫苗,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李兰娟院士及其团队的成果,无疑是我国科技界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全球防控H7N9禽流感疫情的重要一步。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持续关注。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