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医儿院泌尿外科主治医师陈光杰的诊室里,经常会有家长带着尿道下裂的孩子前来就诊。不少家长反映,怀孕时曾服用过保胎药,这让陈医师颇为关注。
陈医师提到,医学界普遍认为男孩尿道下裂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怀孕的母亲若接触过多雌激素,如不正确的服药、接触有机化学制剂、农药、杀虫剂等,都可能导致胎儿外生殖器发育畸形。当男孩在母体内尿道发育形成时,若因接触过多雌激素导致雄性激素分泌不足,便可能引起尿道开裂。这样的孩子往往阴茎、睾丸也会偏小。
曾经有一位叫叶女士的孕妇,结婚多年后终于怀孕,她非常珍惜这个孩子。怀孕初期,叶女士有些见红,虽然医生检查后说没问题,但她仍然非常担心。为了保胎,她通过各种渠道弄来了多种保胎药,中药、西药、土方等轮换着吃。
当叶女士的孩子出生时,却被诊断为尿道下裂。陈医师分析,这很可能与叶女士怀孕时乱吃保胎药有关。许多未经卫生部门鉴定的“土方”保胎药含有大量雌、孕激素成分,过量摄入会使胎儿处于较高的雌激素环境中,干扰胎儿特别是男孩的生殖系统发育,导致外生殖器畸形。
陈医师指出,现在由于孕妇怀孕年龄、环境、工作压力等因素,先兆流产的情况越来越多。医生为了保胎可能会开含有黄体酮等雌激素的保胎药。但这对胎儿肯定有一定干扰。因此陈医师建议,想要孩子的家庭应该尽早生育。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雌激素保胎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会畸形。孩子的健康状况与基因也有关系。有些孩子即使母亲补充再多的雌激素也是正常的,而有些孩子则可能对激素非常敏感。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该谨慎用药,并定期进行产检以确保母婴健康。
陈医师强调孕妇在怀孕期间应避免盲目服用药物,特别是未经医生指导的保胎药。定期产检和遵循医生的建议对于保障母婴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