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9类人易患骨质疏松,防范支招

骨科专家解读:骨质疏松——无声的骨骼危机

在人体的骨骼世界中,骨质疏松可谓是一场悄然而至的灾难。这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随着岁月的流逝,骨量逐渐减少,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骨强度下降,骨骼脆性增加,轻微的碰撞或摔倒都可能导致骨折。这场骨骼的危机,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频发,绝经后的女性更是需要警惕。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是一个静默的过程。我们的骨量自出生起逐渐增加,到成人时期约在35岁左右达到高峰。此后,骨量开始悄然流失,逐渐呈现中空疏松、脆弱易损的状况。当骨密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骨折的风险便悄然增加。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受到骨质疏松症的侵袭呢?

女性是易患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男女骨折比率达到了惊人的1:13。在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将经历一次骨质疏松骨折。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骨折风险急剧上升。每增加五岁,骨折的风险就翻倍。而对于男性来说,通常要到65岁后才会出现骨密度下降的情况。

中老年人群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群体。在我国部分省市的统计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达约60%,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发病率约为10%,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

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过度饮用咖啡的人群也更容易受到骨质疏松的困扰。挑食、过度消瘦、维生素缺乏、患有慢性肝病或肾病、长期服用药物以及肿瘤患者等也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防治骨质疏松,关键在于早期识别与干预。了解自身的风险,调整生活方式,如限酒、合理饮食、增加运动、保持阳光下的户外活动,都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对于高危人群来说,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更是关键。

让我们共同警惕这场无声的骨骼危机,守护好自己的骨骼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