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小伙在厦门打工两年,未曾想,他的眼睛竟然出现了钙斑。医生诊断,这与他长期接触汞的工作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延误治疗,小伙如今只能通过更换角膜来改善视力。
这个年轻小伙名叫小刘,今年刚满20岁,来自四川。18岁那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厦门打工,目前在同安一家电子厂工作。一年前,他发现自己的右眼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变得模糊不清。年轻气盛的他并未过多在意,以为只是劳累所致,休息一段时间就能恢复。
去年12月的工厂体检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查视力时,小刘发现自己的右眼视力竟然只有0.1,只能勉强看见视力表的第1行。仔细观察后,他发现右眼表面出现了一层灰白色的物质,就像石灰结成的块状物体,这让他不禁感到恐惧。
小刘赶紧前往厦门眼科中心就诊。经过眼表及角膜病专科的董诺博士检查,发现他的眼睛钙化严重,已从眼角蔓延至黑眼珠。正是因为瞳孔被钙化物遮挡,导致他的视力急剧下降。
经过详细询问,董博士了解到小刘所在车间负责生产汞,他每天约有10个小时需要与汞相伴。董博士介绍,小刘的情况在医学上称为“角膜带状变性”,常见于长期接触汞剂或含汞溶液的工作者。
董医生强调,该病的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当混浊带越过瞳孔时才会引起视力下降,若上皮隆起或破损,则会感到刺激和异物感。若不及时治疗,病情会进一步发展,只能通过更换角膜来提高视力。
对于小刘来说,由于他在发病初期没有及时治疗,如今只能通过更换角膜来改善视力。董医生提醒,汞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危害极大,可以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等不同渠道侵入人体。与汞接触时务必做好防范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他也呼吁广大市民,要关注自己的眼睛健康,发现眼部不适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