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水源地水质状况堪忧 城市供水超11%不达标

确保饮用水安全:挑战与努力

一项的调查显示,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的达标率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仍有约11.4%的水质未达标。这一严峻的数据,向我们揭示了饮用水安全的挑战。我们并非无所作为,国家和社会各界正在共同努力,以应对这一挑战。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报告指出,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各地和有关部门已加大投入力度,工程建设显著加快,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饮用水状况总体安全。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是这项工作的重点。据环境保护部的调查,部分水源地的水质不达标,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河流型水源地的安全隐患也令人担忧。大量工业项目沿江河布设,尾矿库位于饮用水水源上游,这些都直接威胁着我们的饮用水安全。

除了水源地的问题,部分地区供水能力不足也是一大挑战。西南地区的水源工程建设严重滞后,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而西北等地区则长期面临资源性缺水问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供水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城和建制镇的供水普及率更是低于城市水平。

报告还指出,现有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已不能适应新的管理要求。水价的制约使得设施更新改造的费用难以保障,供水企业因此缺乏积极性。这不仅影响了供水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也影响了整个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推进。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供水企业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业绩,积极投入供水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公众也需要提高饮用水安全的意识,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确保饮用水的安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喝上干净、安全的水。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