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公立医院现状:公立之名下的市场之实
在当下中国医疗体系的大背景下,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对于公立医院的观察引人深思。他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中国所谓的公立医院,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公立?
蔡江南教授对中国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公立医院收入中高达九成来源于市场收入,而投入仅占一小部分。在真正的公立医院中,的投入应当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机构才具有真正的公益性。它们应提供低价甚至免费的服务,确保人民的健康需求得到满足。
关于应当在医疗领域扮演的角色,蔡江南教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批评了两种流行的观点。既要管理医疗费用的支付,又要直接办理医疗,这两者实际上是两回事。在医疗投资方面,社会医保应发挥主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直接涉足基础医疗服务的提供。
将医疗与教育相提并论也是片面的观点。虽然基础教育的提供由负责,但基础医疗服务的特性却完全不同。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科、基础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完全可以由市场来管理和运营。应当关注那些市场和社会无法有效处理或不愿涉足的医疗服务领域,这些才应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立医院的职责所在。
蔡江南教授强调,中国目前大多数所谓的公立医院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立,而是披着公立的外衣,实际上更多地依赖市场收入。为了实现公立医院真正的公益性,应当加大投入,使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本质,而非过度依赖市场。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之路任重道远。为了实现公立医院的真正价值,必须重新审视与市场的角色定位,确保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公益初心,为民众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服务。这不仅需要的决心和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