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进口药价虚高是因民族工业落后

药价虚高一直是困扰各界的难题。尽管我们有了基本药物制度,但进口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仍然浮出水面。这个问题之所以棘手,是因为其涉及到复杂的国际市场供应链和多种因素。

国产药品价格虚高,尚可透过公开出厂价的方式加以解决。进口药品的价格却像是一团迷雾,让人难以捉摸。有些药品只需冠以“洋名”,无论价格如何高涨,医生和患者似乎都愿意买单。对于癌症患者来说,使用进口药物或“靶向”药物进行几个疗程的治疗,花费四五十万元已是常态。

以芦笋片涨价14倍为例,患者购买10盒需承受约2000元的损失。相较之下,进口药品的价格涨幅即使只有一倍,患者的负担也将远远超过国产药品。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进口药品的价格问题?是否应该采取措施来规范这一现象?

自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以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常用低价药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导致药厂缺乏生产积极性,这已经对医院的正常工作造成了影响。而高价及进口药品的价格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

一些常见病如阑尾炎、胆结石等,一般不会导致群众因病返贫。真正让人难以承受的是重病、大病或需要特殊材料的疾病。医生使用进口设备进行一系列检查,外科医生在进口设备辅助下进行手术,使用进口药品进行后续治疗。这种状况让病人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外国医药公司则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发展民族工业,制造国产的先进诊疗设备,不仅对于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打击进口药物价格虚高的有效手段。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国内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逐步替代部分进口药品,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应加强对进口药品价格的监管,防止其虚高现象继续存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让百姓病有所医的目标。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