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一种先天性且常具家族性的疾病,其典型特征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伴随着轻微的驼背和一个显著的上腹突出。近年来,我国漏斗胸患者需接受二次手术的案例逐渐增多,这背后所蕴含的故事,我们一同来。
日前,一位27岁的广州青年陈某,因漏斗胸术后复发,前往总医院胸外科——中国漏斗胸治疗中心,成功接受了二次NUSS微创矫治手术。这一手术案例不仅凸显了我国在漏斗胸治疗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也反映了普及漏斗胸治疗知识、加强经验交流的重要性,避免患者因二次手术承受心理及身体的双重创伤。
据总医院胸外科主任刘吉福教授介绍,患者陈某于2011年在广东省某医院接受了微创手术治疗。术后短期内,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漏斗胸引发的症状逐渐加重。经过总医院胸外科的细致检查和分析,认为患者体内植入的支撑杆位置不当,导致治疗效果不佳。二次手术后,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完全解除,治疗效果显著。
刘吉福教授指出,前来该院进行二次漏斗胸微创手术的患者数量不少,主要原因包括钢板移位、支撑杆放置无效以及钢板断裂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医院收治漏斗胸的数量较少,相对丰富的治疗经验不足;二是手术过程中对支撑杆放置的最佳位置判断不准确;三是支撑杆材料的问题。
刘教授强调,尽管目前漏斗胸治疗大多采用微创手段,但漏斗胸治疗属于四类手术,对医院和医生的要求较高。对于严重及非对称漏斗胸患者,应在准确判断后采取精确的治疗,避免治疗效果不佳和复发等情况,减轻患者身体、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
目前,关于漏斗胸是否与遗传有关的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而对于漏斗胸的治疗,尽管尚无更加有效的方法,但医疗界仍在不断与实践中,期望为这一疾病的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和康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