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微健康网从《职业病防治法》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国现有劳动力人口中,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数量惊人,达到了2.2亿。随着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杨元元在会议上深入解读新修改的《职业病防治法》,更加凸显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杨元元指出,当前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与新法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职业危害现场监管面临诸多挑战,其技术性和专业性之强,使得相关人员和队伍难以适应。新法共7章90条,新增的11条着重解决了三大问题:首先是推动用人单位承担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其次是解决职业病鉴定、医治、赔偿等难题;最后是明确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
会议上的专家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大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职业病防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分清并推动落实和企业两大主体的责任,将职业危害防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依赖科技进步,创新职业危害防治技术,强化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要加强职业病防治体制和机制建设,引入中介机构,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专业人员短缺的问题。
我国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留下了大量的职业病隐患。由于职业病的潜伏期,近年来我国职业病发病率呈现高发态势。据卫生部统计,2009年和2010年的职业病报告病例分别比前一年增加了32%和50%。在现有7.5亿的劳动力人口中,有2.2亿人接触职业危害。
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了解如何预防职业病至关重要。开展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健康,积极了解并应用职业病防治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在此呼吁,让我们共同关注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