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财险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致力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助力提升民生福祉和生活品质。
作为国有控股的中华财险,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引领,全方位、多层次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在政策性健康险领域,公司积极服务“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防贫保险等项目的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保障服务。
大病保险制度作为基本医疗保障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中华财险作为参与大病保险试点的先行者,已在多个省份开展项目,为近8000万城乡居民大病患者提供医疗保障服务,有效减轻他们的医疗费用负担。
在河南省,中华财险承办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项目,覆盖950多万参保人群。公司创新服务模式,简化报销手续,建立“一次性告知”和“大病保险理赔阶段的报销手续以基本医疗报销结算单为准”等服务模式,提升大病保险服务品质。
中华财险还积极响应人口老龄化挑战,参与长期护理保险项目。在我国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数超过0万的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广大失能、失智人群提供了护理保障。中华财险在江苏、四川和山东等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项目,为1500多万失能、失智人群提供居家和机构护理保障,有效减轻他们的护理费用负担。
在成都市,中华财险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参保人数478.8万。自承办以来,公司累计受理失能认定申请6800余人,待遇支付11.14万人次,支付金额近9500万元。这一项目的实施,为成都市的失能、失智人群织牢了“照护网”。
中华财险将继续秉承社会责任,深化与各级部门的合作,持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出更大贡献。中华财险河北分公司承接石家庄市长期护理保险项目之后,与石家庄中心支公司及石家庄栾城区医疗保障局共同携手,成立了长护险评定委员会。该委员会致力于推动长护险失能等级评定、争议案件的处理、居家护理技能的培训以及日常巡查等工作的顺利进行。他们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旨在提高重度失能人员及其家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了确保参保人员能够享受到专业的日常护理服务,评定委员会特别制作了《居家护理技能培训课件》。这些课件由专业的护理专家主讲,他们详细讲解了护理技能、护理要点以及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从而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重度参保人员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为了进一步明确护理人员和代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他们通过签订失能人员居家护理协议,详细列明了各项服务项目。中华财险正在积极构建防贫济困机制,筑牢贫困边缘人群的“保护墙”。这一举措是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的号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近年来,中华财险积极为农村低收入户和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防止他们因病、因灾或意外事故而返贫。2022年,中华财险为超过300万的贫困边缘农村低收入户和脱贫户提供了近5000亿元的防贫风险保障。在重庆分公司承办的7个区县的惠民济困保项目中,每年保障人数超过30万,提供风险保障达340亿元。截至目前,已有超过6万人次受益,受益金额超过1亿元。为了解决因病、因灾、因学导致的贫困问题,中华财险还积极参与了全市的“综合防贫保”风险保障工作。在大力的保障措施下,已有众多贫困边缘户受益。这一系列的行动和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华财险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不仅提供了实质性的风险保障,还通过专业的护理服务、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了“参保对象得保障、经办机构可持续、财政补贴有效益”的多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