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钠,一种在化学实验室中频繁出现的碱,是许多化学实验的必备药品之一。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溶于水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因接触碱类物质而导致的灼伤,如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等造成的伤害。其中,氨灼伤尤为常见,因其极易挥发,可能导致上呼吸道灼伤,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肺水肿。就连眼睛溅到少量稀释的氨液也极易发生糜烂,且恢复过程缓慢而痛苦。
面对碱灼伤,我们需要了解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果皮肤遭到碱灼伤,应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受伤的皮肤,时间应持续20分钟或更长。对于氢氧化钾灼伤,需要特别注意,要冲洗到创面再无肥皂样滑腻感。接下来,可以用5%的硼酸液温敷约10至20分钟,然后再用清水冲洗。特别提醒,千万不要使用酸性液体冲洗,以免产生中和热加重灼伤。
对于眼睛灼伤,情况更为紧急。受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眼睛,伤员也可以将面部浸入充满流动水的器皿中,转动头部、张大眼睛进行清洗,确保至少冲洗15分钟。随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入可的松液与抗生素。
如果是生石灰引起的灼伤,需要先清扫掉沾在皮肤上的生石灰,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这里特别提醒,千万不要将沾有大量石灰粉的伤部直接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伤势。经过初步清洗后,用清洁的被单或衣物简单包扎,然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对于口服碱类物质导致的中毒或灼伤,微微健康网提醒大家,严禁洗胃。但可以口服食醋、稀醋酸液(5%)以中和稀释,然后口服牛乳、蛋清或约200毫升的植物油以缓解不适。
碱灼伤不仅会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掌握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在遭遇碱灼伤时能够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