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一种需要关注的生殖异常现象
隐睾,这一看似陌生的医学名词,实际上指的是先天性阴囊内没有睾丸的情况。它包括睾丸下降不全、睾丸异位和睾丸缺如等多种情形。想象一下,睾丸未能如期降至阴囊底部,而是停留在下降的途中,甚至停留在腹腔内,这就是所谓的睾丸下降不全,临床上常称之为隐睾。而睾丸异位则是睾丸离开了它的正常下降路径,可能会到达会阴部、股部、耻骨上,甚至对侧阴囊内。
大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但如果在小儿或成年后,发现一侧或双侧阴囊空虚,体检未能触及睾丸,那就需要警惕了。有时,腹股沟区可触及包块,压迫时会有酸痛感。通过B超检查,可能会发现类似睾丸的包块在腹股沟或盆腔内,但也有可能无法发现睾丸的存在。
那么,隐睾可能引发哪些并发症呢?隐睾与不孕症的联系尤为紧密。由于组织病理学的改变,隐睾失去了正常的生精功能。隐睾的位置越高、时间越长,睾丸曲细精管的损害就越大。隐睾还容易引发睾丸扭转,这是因为隐睾病人的睾丸与系带之间常有发育异常。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睾丸体积的增大,发生机会更多。还有恶性变的风险,青春期后隐睾病人恶性变的发生率很高。大约10%的睾丸肿瘤发生在隐睾身上。即使早期手术,也不能完全防止隐睾发生恶性变。为了观察隐睾的变化及早期发现恶性变,应早期施行睾丸固定术。
那么,如何治疗隐睾呢?治疗的目的是使处于不正常位置的睾丸回归正常位置。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治疗和睾丸固定术。激素治疗是通过调整下丘脑--垂体--睾丸内分泌轴来促使隐睾下降。比如使用HCG(促性腺激素)或LHRH(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等治疗激素。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采用鼻腔喷雾吸入法,成功率在一定范围内。
隐睾虽然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但早期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生育能力和预防恶性变的发生。对于隐睾患者来说,及早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也需要注意隐睾的位置与恶性变的关系,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和适用范围。Rajfer认为成功率的巨大差异在于某些作者将隐睾的成功治疗计算在内,特别是采用隐睾激素治疗的情况下,其成功率相当高。
睾丸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手段。这种手术不仅能够解决隐睾问题,还能同时治疗合并的腹股沟疝。手术时,医生会通过适当的下腹部切口,充分游离精索,并修补疝囊,将睾丸固定在阴囊中。标准的操作方法是在腹股沟处作斜切口,游离睾丸及精索,并将睾丸置入阴囊中进行固定。这一过程需要确保睾丸固定的精索不受张力,以保证睾丸的血液供应。
对于部分腹内高位隐睾的病人,由于输精管较长且弯曲在腹股沟管中,手术方法也有所不同。有的医生会选择作切断精索血管、下移睾丸的手术(Fowler-Stephen手术)。这种手术也可以分期进行,第一期切断精索血管,第二期再将睾丸下移。
对于一些特殊的高位腹内隐睾病例,甚至需要进行睾丸自体移植手术。这种手术需要切断精索血管,并将精索内动脉和静脉与腹壁下的深动脉和静脉进行吻合,然后将睾丸置于阴囊中。这种复杂的手术过程需要显微外科技术的支持。
经过手术治疗,单侧和双侧隐睾患者的精原细胞发育都得到了改善。特别是在早期接受手术治疗后,精原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对生精能力有积极影响。据Lipshulty的报告,青春期前接受手术治疗的单侧隐睾病人,在青春期后有62%的生育能力,而未接受手术的患者则只有46%。
手术治疗的时间与青春期后的生育能力也密切相关。Ludwing报道的一组病人显示,1-2岁之间接受手术的患者,成年后87.7%具有正常的生育能力;而在3-4岁之间接受手术的患者,其正常生育能力下降至57.1%。这进一步强调了早期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手术治疗对于隐睾患者生育能力恢复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