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养生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每天的不同时段,我们的身体需要不同的关注和呵护。下面,我将为您解读如何顺应时辰来养护身心。
早晨的辰时(7点至9点),胃经当令,是营养输送到各个器官、滋养脏腑的最佳时刻。在这个时间段,享用一顿热腾腾的早餐是养胃的关键。避免冰冷食物,选择合理的搭配,让胃在食物的滋养下发挥“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
接着是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当令。《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提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人体阴阳交替、气血交换,小睡一会儿有助于身体的平衡过渡。午睡后,搓揉劳宫穴,提神醒脑,让下午的精神更加充沛。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当令。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养好小肠至关重要。保持小肠的阳气充足,可以通过在小肠经上做些按摩导引或做些缓和的运动来实现。古人常用的灸关元穴方法,可以补充阳气,强身健体。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人体行程最长、穴位最多的经脉,既有储存阳气的功能,又是排泄废物的通道。捶捶肩背可以帮助疏通膀胱经,按揉委中穴和承山穴可以缓解疲劳,治疗腰腿酸痛。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当令。肾藏精,主骨生髓,与人体的衰老有密切关系。养肾最重要的是藏精,保持肾精充盈。在这个时间段,揉耳朵是一种有效的养肾方法。饮食应少量、清淡,饭后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减少患肾结石、肾炎的概率。
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当令。此时气血流注于心包经,心包具有保卫心脏的功能。为了护心,可以尝试按揉手臂上心包经的原穴——神门穴和大陵穴等来进行养护心脏。还可以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来舒缓压力。
养生要顺应自然规律,根据时辰来养护身体的不同部位。从早餐的养胃到午时的养心,再到晚上的护心,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我们的健康。只要我们用心呵护,身体自然会回馈给我们光彩和活力。现在就开始行动吧!让我们共同迈向健康的人生之路!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心包被视为心脏的外围护卫,承担着抵御外邪入侵的重要职责。想要心脏健康,绝不能忽视心包经的存在。
日常保养心包经,其实并不需要复杂的操作。有一种简单且易行的方法——按揉心包经。心包经的循行路径就在手臂的内侧正中,既好记又便于操作。
在这条经络上,有一个特别的穴位——内关穴。它位于腕横纹正中上三横指宽的地方。如果这个穴位周围出现青筋凸起、扭曲或紫暗的情况,那就提示心包经可能堵塞不畅,这时就要特别注意心脏的健康状况了。
除了内关穴,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穴位可以经常按压以保养心包经。比如劳宫穴,它位于手握拳后中指与无名指指根之间的位置。还有天池穴,在乳外一寸、前正中线旁开五寸的地方。按摩这个穴位,对于经常感到胸痛、胸闷的人来说非常合适。郄门穴位于前臂掌侧,大约腕横纹上五寸的位置。当心脏不舒服时,按压这个穴位可以有效缓解不适。
除了日常的穴位按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养生时刻需要关注——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这个时候是三焦经当令的时刻,也是百脉得以濡养的关键时刻。如果能在此时入睡,百脉都能得到充分的滋养和修复,从而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和健康状况。
为了在这个时刻更好地入睡,可以尝试几个助眠的方法。可以用手指代替梳子梳头,进行“拿五经”的中医推拿功法,这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头部的血液循环。用温水泡脚可以温养肾经,达到补肾的效果。因为人体的肾经起于足下。还可以尝试捶背的方法,“晚捶背,好入睡”,睡前请家人帮忙轻拍轻叩背部,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要想心脏健康,保养心包经是关键。通过简单的按揉穴位和注意养生时刻的保养,我们都可以为自己的心脏保驾护航。(资料来源:生命时报、中国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