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肯德基所使用的45天速成鸡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当人们还在质疑速成鸡的安全性时,饲料供应商爆出了更为惊人的消息:某些白羽鸡的生长周期可能只有短短的30多天。对于那些对45天速成鸡感到震惊的人们来说,这一消息无疑是更加震撼的。
供应商王大庆坦言:“若养到45天还未上市,那实在是太失败了。在白羽鸡的养殖中,我们不应将其视为一种动物,而应视其为一种商品。”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几个关键信息:按照现有养殖技术,45天上市的鸡被视为“失败”的作品;“鸡”在商业化养殖模式下并非被视为动物,而是商品。
王大庆进一步表示,白羽鸡的养殖周期越短,盈利自然越多。为了尽快让鸡上市,养殖户可能会采取各种催熟手段,包括喂食特殊饲料。实际上,供给肯德基的白羽鸡往往不会等到预期的45天成长周期结束就提前上市,甚至可能在短短30多天就匆匆上市。所谓的45天速成鸡可能只是一种“美化”的说法,现实情况可能更为严峻。
更令人担忧的是,王大庆透露,30天已经是白羽鸡生长周期的极限,之后即使使用再多的催熟物质也无法再加速其生长。那么,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生长周期极限,这些白羽鸡到底摄入了多少催熟物质呢?对此,从事饲料添加剂工作的人员表示,在肉鸡喂养过程中,不规范的并非公众普遍认为的激素,而是药物。他们指出,“如果不添加抗生素,白羽鸡很难健康地达到出笼的标准。”
这一系列的消息确实令人触目惊心。如果鸡肉的生产过程如此,那么鸭肉、猪肉、牛肉等其他肉类又该如何呢?在高度追求利益的当下,我们期待有更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我们也期待家禽肉类产业能够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与健康,不要过分追求利益而忽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毕竟,任何先进的养殖手段都不应伤害人们的身体,损害人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