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分别是谁?雍正选人用人的

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及其用人标准

作为皇帝,雍正帝在清朝历史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不仅是康熙帝与乾隆帝之间的重要过渡,更是整顿弊政陋习、稳固皇权的关键人物。他的勤政为清朝赢得了至少130年的延续。雍正帝也是谜团最多、背负黑锅最多的皇帝之一。在这复杂的政局中,雍正帝以其独特的用人、御人之道,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清朝鼎盛状态的基础建设。

雍正帝身边的三大宠臣——鄂尔泰、张廷玉和镜,是他在特定政局环境下的用人之道的体现。今天,我们就以鄂尔泰为例,雍正帝的用人标准。

鄂尔泰,作为雍正帝的宠臣,其仕途之路并不顺畅。在康熙朝,他长期得不到晋升,甚至一度对仕途失去信心。皇四子继位后,他的仕途开始弯道超车,一时之间政治前途光明,最终成为雍正一朝最受宠信的大臣。

其实,鄂尔泰能够得到雍正皇帝的青睐并非偶然。在雍正帝未继位时,二人已有交集。鄂尔泰以坚守原则、拒绝皇子交结外臣的理由,给胤禛留下深刻印象。雍正帝看中的正是鄂尔泰的原则性和坚韧性。

对于雍正帝而言,他在选择重用鄂尔泰等大臣时,有着自己的考量标准。首先是不结党。雍正帝对朝臣结党营私的罪行甚为厌恶。他要求大臣们忠诚于自己,而不是形成派系之争。鄂尔泰的坚守原则和不结党的态度,正符合雍正帝的要求。

除此之外,雍正帝的用人标准还体现在才能与智慧上。鄂尔泰在治理国家、整顿官场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智慧,让雍正帝对他寄予厚望。雍正帝要求大臣们有真才实学,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雍正帝还注重大臣们的忠诚和责任心。他认为,一个合格的大臣不仅要有才能和智慧,更要有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心。鄂尔泰在面对皇子们的争夺和官场的懈怠时,始终坚守原则,对国家和皇权的稳定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

雍正帝的用人标准不仅体现在不结党、才能与智慧、忠诚与责任心等方面,更体现在他对大臣们的信任和尊重上。正是这些标准让雍正帝能够在复杂的政局中成功组建政治势力集团并稳固皇权统治。同时这些标准也为我们今天的管理和领导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坚持原则、注重才能与智慧、忠诚与责任心以及信任和尊重下属是成功的关键。《清实录·世宗实录》中,雍正皇帝对鄂尔泰的赞誉与托付展现了一个明君识才用人的智慧。鄂尔泰以其卓越的政绩和不结党的忠诚,赢得了雍正皇帝的信赖。

鄂尔泰,一位在雍正朝政坛上崭露头角的官员,因其卓越的表现,受到雍正皇帝的青睐。皇帝洞悉朝臣结党的危害,他选择用人标准的第一要素便是忠诚无私,不结党营私。这样的官员,才能成为他推行新政、整顿吏治的得力助手。鄂尔泰的升迁之路,从布政使到总督,再到总督兼领尚书衔,每一步都见证了他在雍正朝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特别是他在西南边陲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显示了雍正皇帝对边疆民族政策的重视。鄂尔泰的改革建议被皇帝深深认同,这一政策的推行,为雍正朝的新政制定和推行做出了卓越贡献。

而雍正皇帝与鄂尔泰之间的君臣感情,更是让人动容。虽然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给人留下冷面无情的印象,但他对重用的臣子,尤其是鄂尔泰,表现出深深的宠爱和信任。这种君臣间的深厚感情,也是雍正皇帝选择政治势力的原因之一。

李卫作为雍正皇帝亲自培养的后勤保障,也体现了雍正皇帝的用人之道。李卫虽非潜邸时的培养,但他有着偶人的政治智慧和为官之道。更重要的是,他在户部的工作经历,尤其是钱粮收缴的职务,为他日后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奠定了基础。

雍正皇帝在选用人方面,除了重视忠诚和能力,还注重“经济类人才”。李卫的官职变动,从云南盐驿道到浙江总督,都与钱粮、赋税、盐务有着直接关系。这足以说明,雍正皇帝在用人上不仅看重政治才能,更看重在经济领域的实际能力。

雍正皇帝的用人之道,既体现了明君的智慧,也展现了清朝政治的实际需求。鄂尔泰和李卫作为雍正朝的两位重臣,他们的崛起和重用,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才华和努力的结果,更是雍正皇帝用人标准的生动体现。这种用人标准,不仅注重忠诚和能力,更看重经济领域的实际才能,为清朝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康熙晚期,朝纲不振,官员贪腐成风,国库空虚,财政混乱,清朝似乎陷入了一种虚有其表的盛世假象。康熙皇帝晚年对朝政的疏于管理,使得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雍正皇帝继位后,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财政危机,重整朝纲。

雍正皇帝深知,解决财政问题,必先整顿官场。他搭建政治势力集团时,特别重视选拔具有经济才能和整顿官场能力的人才。其中,李卫、鄂尔泰和田文镜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卫在盐政和税赋管理方面有着卓越的成绩,他通过节省额外盈余来抵用财政漏洞,为雍正皇帝的新政改革和国库收入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李卫是雍正皇帝的“钱粮后勤保障员”。

田文镜在康熙朝时期仕途不顺,但在雍正帝继位后的一年里,他迎来了政治上的春天。田文镜虽然在初入政界时遭受压制,但他的整治吏治、管理官吏的才能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赏识。田文镜的官风雷厉风行,相当激进,他敢于解决官场最棘手的问题,只讲原则不讲情面。虽然他的激进做法引起了官绅等群体的广泛不满,但雍正皇帝坚定支持田文镜整顿官场的做法。在地方官员和士绅对田文镜的攻击声中,雍正皇帝更是给予高度评价,称其为“巡抚中之第一”。

雍正皇帝明白,为了整顿官场、管理官吏,必须选用一部分“酷吏”来协助自己。田文镜就是其中的代表。虽然他在地方施政严苛、管理过甚而引起反对声音,但雍正皇帝始终坚定支持他,并在御批中多次给予政治和人身承诺。

鄂尔泰、李卫、田文镜作为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他们的忠诚、才能和对新政的态度都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认可。他们在钱粮赋税方面的特殊才能和对官场整顿、管理约束方面的决心,使其成为雍正皇帝执政期间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他们为雍正皇帝、为清王朝做出了卓越贡献。雍正皇帝用这些人才的目的就是要让清朝从“康熙盛世”重新走向鼎盛状态,实现对中原地区的稳固统治和自身皇权的稳定。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遭到了许多来自贵族、士绅阶层的反对和抗议,但雍正皇帝依然坚定地走自己的改革路线,努力为清王朝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