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红会副所长再谈郭美美:她3天毁掉100年

红十字会的重塑与赵白鸽的引领

关于红十字会的未来与常务副会长赵白鸽的挑战,《中国经济周刊》对其进行了深入专访。面对公众所熟知的“郭美美事件”,赵白鸽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分享了关于红十字会未来发展的诸多思考。

提及郭美美事件,赵白鸽坦言,一个网络事件竟能在三天内对拥有百年历史的红十字会造成巨大冲击,这是令人震撼的。红十字会的百年历史背后,蕴藏着无穷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如何让社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组织,提高其抗击风险的能力,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挑战。赵白鸽强调,红十字会的核心不仅仅是慈善,更广泛地涵盖了灾难、战争救援等领域。尽管近年来参与了众多国内外救援工作,公众对于红十字会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慈善层面,对此赵白鸽表示遗憾。

谈及最近的“乱收费事件”,赵白鸽明确表示,会费是合理的。她呼吁媒体和公众更多地了解红十字会的青少年运动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在国际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她认为,为了社会工作所收取的会费是合理的。她也承认红十字会需要在社会捐赠方面进行改革和加强。

关于公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赵白鸽认为关键在于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她提到,公众的理解和信任是任何公益机构存在的基础。为此,红十字会正在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公众了解并理解其性质和工作。实现公开、透明也是红十字会的目标。赵白鸽表示,监督是关键,红十字会正在致力于对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在采访中,赵白鸽多次提到红十字会的捐赠信息发布平台。尽管该平台在上线初期公布了部分捐款信息,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她承认目前捐款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捐款的用途和使用情况缺乏第三方监管。但她表示,红十字会正在积极改进这一问题,努力确保资金的来源和去路清晰,预算、执行和监督过程透明。赵白鸽表示:“我们正在努力,总有一天能走出来的。”对于未来,她充满信心。尽管面对诸多挑战和误解,但她坚信红十字会的核心价值将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赵白鸽的这番表态展现了她对红十字会的深入理解和坚定信念。她坚信通过努力和改进,红十字会将走出当前的困境,继续为社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服务。她也呼吁公众更多地了解和支持红十字会的工作,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富有同情心的社会而努力。赵白鸽对于社会捐赠的透明度及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的看法

赵白鸽深入分析了社会捐赠的透明度问题,她指出,当前社会批评的不公开、不透明主要集中在社会捐赠环节。她强调,必须严格按照捐赠人的意向进行定向捐赠,同时确保决策预算的科学性,保证执行过程的公正,并实行监督程序的透明化,及时向捐赠人公布审计结果。

在赵白鸽看来,实现公开透明关键在于解决内部管理问题。她提到,没有现代化的体系,想要完全掌握数以百万计的捐款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信息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支持信息化,她计划建立一个“社会精英智囊团”,吸收各界优秀人才来加强项目运作和队伍扩充。

赵白鸽强调,实现公开透明的关键在于监督。她认为,监督主要通过四个环节进行:环节的审计署的严格监督,党内监督和纪律检查,新闻监督以及群众监督,包括捐赠人本身的监督。

赵白鸽也着重强调了理顺总会与分会关系的重要性。她表示,要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实行问责制度,以确保组织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她提到,长久以来,红十字会总会与地方分会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关系。为了加强控制,未来地方分会仍然自行运作和筹钱,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将受到总会的更严格监督。

赵白鸽也认识到红十字会与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加广泛和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她表示,红十字会是一个独立的人道组织,与、企业、新闻媒体和公民都是合作伙伴关系。她也强调,处于发育和成长中的社会组织更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为了彻底改革,赵白鸽认为需要用法律来实现。她提到国家正在筹措的几个法律,包括《慈善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公益慈善捐助信息披露指引》等。这些法律对于规范红十字会的运作和增加透明度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谈到红十字会的公众形象时,赵白鸽表示,大家对于红十字会的误解主要是因为缺乏了解和沟通。她强调,中国地域广、工作量大,红十字会不能也不应该垄断。她希望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增加透明度,消除公众的误解,使红十字会真正成为公众信赖的人道组织。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