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海互助的“极草”加工基地,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这里的大门不仅是物理上的通道,更是品质的保证。员工们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进入主车间,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卫生和安全的标准。这里是“极草”的诞生之地,也是它走向市场的起点。
近期备受关注的青海春天药用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及其产品“极草”,因职业打假人王海的举报再度引发舆论热议。为了深入了解真相,记者前往青海西宁、互助等地实地探访,试图揭开这家号称“虫草领军品牌”企业的神秘面纱。
位于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这片土地,是“极草”的故乡。这里每年都要加工好几吨虫草,是当地著名的药用资源利用工厂。整个厂区被钢筋围墙和铁丝网严密包围,没有特别的许可,外人无法进入。虽然记者出示了相关证件和手续,但厂内工作人员依旧以“上市前缄默期”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绕过厂区,记者看到两个大仓库矗立在眼前。而想要进入那个宽敞的主生产车间,还需经过一道由保安把守的铁门。这里生产的“极草”因其独特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为了保持产品的纯净与卫生,工厂特意招聘了周边村庄的农村妇女进行虫草清洗工作。女工们需要佩戴才能进入工厂大门,在进入主车间后还要换上白色的卫生操作服。清洗车间里集中了一百多女工,她们在一百多平方米的车间里忙碌着,每人负责一小水台,用专用的小刷子逐根刷洗虫草。
这些虫草经过清洗后会被送往下一个车间自然晾干,接着是磨粉、压制和包装的一条龙生产线。据了解,这些都是德国进口的先进设备。工厂里的女工们都说,她们签了合同,其中包括保密协议,所以关于工厂内部的更多细节她们无法透露。但她们的话语间充满了对工作的自豪和对工厂的认同。
在这片土地上,女工们在此找到了平衡家庭与工作的理想之地。在这里,她们每月可以收获两三千元的收入,同时也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家庭和农田。这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节奏,自然成为她们心中的最佳选择。一位女工分享道:“这个收入在互助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每天工作八小时,周末还能休息。”随着公司的发展,招聘门槛也悄然提升,“新加入的伙伴们,至少需要高中文凭了。”
这片繁荣的背后,有着省里领导的关注与支持。知情者透露,这些被精心加工的虫草,从青海玉树等地被总公司收集至西宁,再转运至互助进行进一步加工。由于效益显著,该公司备受省里重视。据透露,“几乎每天都有货车载着虫草来到这里,每年加工的虫草数量达数吨,公司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甚至在西藏都建立了新的工厂。”
为了青海春天的真实面貌,记者踏上了前往互助县的路程。在抵达其生产基地的那一天,天气异常寒冷,室外温度骤降至零下20度。基地周围的街道虽然冷清,但成群的乌鸦却为这里增添了一丝生机。尽管青海春天在当地家喻户晓,但人们对这个公司的了解却寥寥无几。一位出租车司机说:“只知道它在城东南那边,生产虫草粉。”
记者的采访之路并不顺畅。尽管多次尝试联系青海春天,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采访,甚至不愿透露公司地址。对方表示:“公司正处于上市前的缄默期,待上市后,会组织媒体参观。”据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春节期间,公司每月都会组织商务参观团前往基地参观。当记者提出随团参观时,对方表示只接待商务参观,“媒体并无参观意义。”一位基地工作人员也证实,每月都会有参观团来访,主要是参观流水线,时间固定在每月10号前后。
记者在大门紧闭的基地前等待了许久,却未见有人进出。随后,记者致电公司在西宁的办公处,但依然无法获得更多信息。“如果是商务参观,可以联系公司招商部门报名,只要接到通知,我们会安排专车接送。”
经过一番周折,记者终于找到了青海春天的办公地——位于西宁市经济开发区的青海唐古拉药业有限公司。这里距离市中心约有半小时的车程。一位工作人员证实了青海春天的办公地点确实在这里。记者了解到,两家公司有着深厚的渊源——张雪峰曾在2003-2005年收购青海唐古拉药业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
面对记者的采访请求,青海春天的工作人员通过门卫表示,最近公司领导都在开会,无法接受采访。对于“极草”神奇功效的宣传,公司却从不遮掩。
尽管公司对内部情况保持神秘,但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认可却不容忽视。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员表示,虽然有些宣传可能有些过头,但消费者对“极草”的认可度高涨。在这片土地上,“极草”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存在。近年来,“极草”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它并未被明确界定为保健品、食品或药品,却能在市场上自由流通。更令人费解的是,它数次依靠青海的发文支撑,渡过了可能的危机。其宣传的各种神奇功效和概念,却成为了外界普遍质疑的焦点。
在此之前,被誉为“中国冬虫夏草之父”的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教授沈南英,对“极草”宣传中的某些说法表示质疑。他提出,冬虫夏草经过所谓的“细胞级破膜、破壁”的微粉粉碎后,其功效提升的说法毫无科学依据。这种宣传,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一种误导。
有趣的是,当王海举报青海春天后,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曾在官方微博上发表消息称,他们已对青海春天的涉嫌虚假广告宣传展开立案调查。这条微博如石沉大海,很快被删除,引发了公众对此事的更多猜测。
为了深入了解真相,记者走访了春天药业西宁办公处,但遭到了拒绝。于是,记者转向位于昆仑东路76号的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那里与青海春天的办公地仅相隔数百米。
进入青海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楼,记者在5楼找到了法宣处。面对采访,当提及青海春天时,工作人员似乎已经对此事司空见惯。据该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青海春天的生产资质齐全,产品也按照合格标准生产和保证品质。在功效宣传上可能有些过度,但在市场上却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至于更详细的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此后,记者向青海省食药局提出了关于青海春天的9个问题,但该局并未直接回应,而是通过邮件让记者参考他们在政务网站上发布的《关于冬虫夏草纯粉片相关事宜的说明公告》。这份公告正是在“王海打假极草”事件后发布的,其中将“极草”定义为“滋补类特殊产品”。
对于这一特殊的存在——“极草”,外界的疑问和争议从未停止。它的功效、定位、宣传……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信息繁杂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理性看待,等待事实的进一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