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智能手机的便捷,如今你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心理治疗,尽管这些应用软件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医生治疗,但它们对于应对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以及帮助缓解紧张情绪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在智能手机应用在线商店中,你可以轻松下载各类应用程序,从游戏到办公应用应有尽有。而如今,一些独具慧眼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一代的手机应用程序,旨在为人们提供心理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过去几年间,研究人员已经测试了一些与网络游戏类似的简单程序,这些软件旨在缓解人们所面临的诸如焦虑和抑郁等常见心理问题。令人鼓舞的是,这些治疗程序正在被发布到智能手机平台上,让更多的人受益。无论是排队等候、换乘公交,还是在办公室等待开会,你都能在这些短暂的时间里获得免费的心理支持。
这些心理治疗应用程序的图标紧挨着“愤怒的小鸟”和“水果忍者”,虽然前景尚不明朗,但它们既令人担忧也充满希望。尽管这些治疗程序已经在实验室测试中展现出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人持怀疑态度。对于那些没有条件、兴趣或勇气走进心理诊所的人来说,这些精心设计的应用程序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麦克纳利认为,这些应用程序的理论基础大有前途。他的实验室最近完成了一项研究,共有338人参与了一个装在智能手机上的简单程序。这项研究只是众多被称为“认知偏差矫正”的实验之一。这种治疗方法旨在打破大脑中的一些坏习惯,帮助人们纠正思维过程中的偏见。
患有社交焦虑的人常常陷入一种恐惧状态,透不过气来。研究表明,这些人往往不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群中的“敌对面孔”上。为了改变这种偏见,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认知偏差矫正程序。该程序让人们看到两张面孔,一张中性表情,另一张带有敌意。通过分辨这些面孔并快速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训练大脑忽视那些负面的“坏家伙”。这种练习虽然有些无聊且需要重复,但却能有效改变潜意识的思维模式。
认知偏差矫正治疗方法基于这样的理念:许多心理疾病是由思维过程中的自发偏见所致。例如,患有抑郁症的人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在负面事件上。通过每天花几分钟重新训练大脑,可能有助于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将目光转向积极的事物。牛津大学的艾米莉·霍尔姆斯专门研究认知偏差矫正疗法在抑郁症治疗中的运用,她认为这一疗法具有“认知疫苗”的作用。经过治疗的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挑战时能够更好地应对自己的情绪。实验室试验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一些研究人员发现类似的治疗软件对于焦虑障碍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软件的发展,我们有可能通过认知偏差矫正治疗方法最终改变潜意识的思维模式,为那些没有条件走进心理诊所的人们带来福音。这种新型疗法基于认知偏差矫正理念,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获得心理支持与治疗的新途径。欧洲的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尝试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对抗严重酗酒问题。一种偏差矫正程序被应用于此领域,通过计算机任务让酗酒者面对酒精饮料图片进行特殊训练。利用操纵杆放大非酒精饮料图片,这种练习被证明能显著改善谈话疗法的效果,旨在帮助人们减少饮酒习惯。
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一位参与哈佛研究的女性社交焦虑患者在电子邮件中分享了她的体验:“我没有看到任何积极效果,这看起来和我在手机上玩的夺宝或其他游戏没有什么不同。”
在去年的认知偏差矫正研究综述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一技术在焦虑症领域具有显著矫正作用,但对抑郁症患者却效果不佳。文章指出,部分研究可能因忽视或抹去无效结果而遭到质疑,尽管如此,这些研究仍被鼓励发表。
哈佛大学的菲尔·安诺克以及波士顿大学的斯特凡·霍夫曼和麦克纳利博士的研究也产生了复杂的结果。他们借助网上大型免费分类广告网站和社交焦虑的在线布告栏招募参与者,开展了一系列有趣而深入的研究。
2011年3月,《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认知偏差矫正的文章,其中提到了智能手机上的治疗程序,这之后相关研究迅速获得了广泛关注。在短短几个月内,338名从轻微到严重的焦虑症患者参与了“双脸治疗”应用训练,大约完成了0次训练,研究人员获得了宝贵的结果。
卡琳·朗格是一位34岁的芝加哥建筑历史学家,她通常宅在家里。社交焦虑测量得分不低,属于可能通过应用软件改进的人群。几乎只通过电子邮件与外界联系的她,发现自己在电话交谈时变得越来越焦虑。朗格女士表示:“我注意到了治疗后的差异,但这可能是因为安慰剂效应。我那时正在为期刊工作,感觉良好。在过去的两个月里,除了参与这个试验,我的生活中还发生了许多其他事情,也可能对我的改善有所帮助。”尽管她感到有所改善,但她并不能确定这是否完全归功于治疗程序。
安诺克表示:“我们对实验结果并不特别兴奋。”要确定哪些人最适合这种练习,或者这种治疗对哪种特定类型的认知偏差最有效,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他认为现在就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发布认知偏差治疗应用程序,不必等待更多的试验结果。“我们可以行动了,”他说,“不需要因为缺乏更多证据而犹豫不决。”
随着人们对手机功能的期待越来越高,从日程安排、财务管理到健康管理,智能手机几乎无所不能。如果能将手机的这些功能拓展到医疗保健领域,甚至变成一位全能医生,那将更为出色!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期待着智能手机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