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携新产品“富氧弱碱性饮用水”亮相京城。娃娃哈集团宣称采用尖端锁氧技术,使得这款产品的溶解氧含量高达普通饮用水的6至10倍。这一理念及宣传效果却遭到了行业专家的质疑,甚至被指涉嫌虚假宣传。
对于娃哈哈富氧水,专家们表达了担忧。他们认为,除了高海拔地区外,通过饮用水补氧的说法尚未得到相关实验数据的支持。娃哈哈集团宣称的“氧气能喝”的理念以及宣传的补氧效果,被一些专家质疑缺乏科学依据。该产品在包装上标注“富氧气弱碱性饮用水”的做法也被指出存在违规之嫌。
记者观察到,娃哈哈富氧水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了“溶解氧含量≤150mg/L”。我国至今尚未出台关于富氧水的相关检测标准。尽管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的常务所长赵飞虹通过试验发现,娃哈哈富氧水的含氧量确实高于天然水,但这并不能证明其补氧效果。
著名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董金狮对此表示疑虑,他提出虽然水中的氧含量通过尖端锁氧技术升高了,但氧的活性以及对人体的好处却难以证明。目前还没有理论证明通过喝富氧水能够补氧,而且氧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氧含量过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赵飞虹则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广告语中的“除了吸,还能喝”有一定道理。他提到,在全国的文献中有一些关于富氧水的研究,而且在新疆的一些部队医院也做过相关试验,表明在特定环境下,富氧水可以通过喝的方式适当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他也承认富氧水的储存时间对其效果有很大影响,氧气可能会通过瓶口、瓶身挥发出去。一旦打开瓶盖,留在水中的氧气就所剩无几了。娃哈哈富氧水必须现做现喝才能起到补充氧的作用。这也再次引发了关于娃哈哈富氧水宣传的真实性以及其产品质量的热议。
娃哈哈富氧水的宣传效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尽管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其含氧量高于天然水,但科学界对其补氧效果的看法仍存在分歧。消费者在购买此类产品时应该保持理性,审慎判断。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这类产品的监管力度以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安全。重塑文本: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内食品专家向法治周末记者表达了他的观点:“如果需要通过喝水来补充氧气,那么为何我们不直接深呼吸几次呢?这样的方式获得的氧气显然更多。人类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呼吸来获取氧气,现在声称通过饮水来补充氧气,似乎有些不切实际,更像是误导消费者。”
关于娃哈哈富氧水的宣传,其引发了一场关于虚假宣传的争议。娃哈哈的广告语中声称其产品中的溶解氧含量是普通饮用水的6至10倍,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氧气。对于这样的宣传,一些人产生了质疑。当法治周末记者就此问题向娃哈哈集团提问时,他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对此,赵飞虹认为娃哈哈富氧水涉嫌虚假宣传的可能性较高。目前,除了在高海拔地区有实验证明饮水可以补氧外,其他地区尚未有充分的数据支持这一观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也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商家在宣传商品时必须真实、准确、全面地披露相关信息。如果生产商故意制造假象、隐瞒真相或进行误导性宣传,就可能构成虚假宣传。刘教授进一步强调,娃哈哈的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宣传,需要由工商局或法院来判断。
娃哈哈富氧水的标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规定,涉水产品不能标注涉及防止疾病作用、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内容,包括富氧水等。娃哈哈回应称,其富氧水产品属于《饮料通则》中定义的包装饮用水类,不属于该规范针对的对象。对此,一些专家表示质疑,认为娃哈哈的标注方式可能违反了相关规定。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功能水,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国内水污染问题的加剧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包装饮用水的需求正在增长。他们也提醒商家,不应再使用误导消费者的手段,因为这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娃哈哈富氧水的宣传,它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的一次警示,也为整个饮用水甚至食品行业敲响了警钟。新的饮用水标准即将出台,期待行业能有更加透明和真实的宣传环境。
以上内容不仅保持了原文的风格和意图,而且通过丰富的文体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使得文章更加吸引人且易于理解。随着生产能力的飞速提升,包装饮用水的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这股热潮相对应的标准化进程却稍显滞后,导致许多企业借助概念的幌子进行营销,过度强调饮用水的功能性。
在饮用水行业,虽然存在《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以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规定,但对于包装饮用水这一细分领域,行业内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这导致层出不穷的各种功能水难以被现有标准完全规范。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的几家超市,发现在饮用水的货架上,各种品牌的瓶装水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大部分消费者对不同的包装饮用水并不了解,他们在购买时往往对各种名称的水感到困惑。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品牌饮用水厂家乱打概念牌的现象日益严重。近期,北京尚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4-2017年中国饮用水市场分析调研报告》也提到了国家标准的缺失是长期困扰饮用水行业的一大难题。只要能够实现行业的统一标准,市场集中度将得到提升。
《包装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仍在征求意见阶段,其一旦实施,将深刻影响整个饮用水市场的格局。对此,专家董金狮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饮用水时不要被厂家的宣传所迷惑,要仔细阅读标签,了解水的特性。
另一位业内人士赵飞虹表示,在新标准的指导下,中国的瓶装水市场将更加规范。消费者在购买饮用水时,最重要的是关注水源地,优先选择来自自然保护区或偏远山区的泉水的包装饮用水。这些区域的自然环境纯净,水质优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饮用水。
随着新标准的逐步推进和实施,包装饮用水市场将更加透明和规范。消费者在购买时也将更加明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到更适合的饮用水。
对于饮用水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企业需要加强自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除此之外,消费者自身也需要提高警惕,增强对包装饮用水的了解。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饮用水行业的健康发展,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喝上安全、健康、放心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