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河南贫困病人急救费用由政府“买单”

在生活的某个角落,田利民老人的故事正在上演。他年事已高,今年已经五十八岁了,然而命运却并未对他温柔以待。田利民老人因病住院已经半年有余,而他的女儿却始终没有出现过。为了照顾这位无助的老者,医院只能寻求护工的帮助。在这漫长的等待中,老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对于田利民老人来说,更大的困扰是他的医疗费用问题。每当遇到急救病人时,医院都会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当生命得以延续时,医疗费用的承担者却无人出现。这种情况曾经是各大医院的难题,让许多人都感到头疼不已。幸运的是,如今有了“答案”——将承担起贫困病人的急救费用。

日前,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制定了《河南省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并正式向全省各地相关部门发布。这一办法的实施意味着贫困病人等人群的急救费用将由买单。对于这一变革,《河南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报道。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办法》主要针对的对象是“三无”病人、五保户或贫困病人等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群体。

该办法的制定源于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在这一指导下,河南省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河南省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此次的《办法》正是在这两个文件的基础上制定的。那么,哪些人可以享受到这一基金的救助呢?《办法》明确规定了发生急危重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均可申请救助。值得注意的是,《办法》还特别强调了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基金救助和支付范围。

关于救助的范围,《办法》明确指出主要是急救费用,不包括慢性病的治疗费用。负责人强调:“突出一个‘急’字。”对于这笔急救费用,《办法》详细规定了支付顺序和缺口补助机制。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急救时,必须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急救。

关于身份认定问题,《办法》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民政部门等多部门将协助核查病人的身份及是否有负担能力。对于那些故意装作无主病人的情况,《办法》也有相应的规定进行制约。对于田利民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他的医疗费用问题有了解决方案,他的生活也将迎来新的希望。而这一《办法》的实施不仅是对田利民老人的关爱,更是对全省贫困病人群体的关爱与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办法》能够带来更多的温暖与希望!在我国,对于负有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特定人群的行为,如情节恶劣,将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这一法律措施不仅保障了无法独立生活者的权益,更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温暖。

关于患者的身份认定,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对于户籍身份有异议的患者,医疗机构会主动联系所在地公安机关进行身份核查。所在地公安机关通常会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的患者身份核查说明,这一流程确保了医疗救助的精确性和公正性。

而在救助对象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无法查明身份的三无病人,即无身份证明、无责任承担机构或人员、无抢救治疗经费的病人;二是因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且符合急危重症抢救标准的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及低收入家庭成员等。这两类人群在遭遇医疗困境时,都会得到及时的救助。

关于费用支付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无法查明身份且无力缴费患者的急救费用;二是身份明确但无力缴费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救助基金并不用于支付病情平稳但长期住院治疗产生的费用。

回顾过去,我国曾发生过因医院对无主病人的处理方式不当而导致的悲剧。如新郑市的那起案例,一名因车祸受重伤的男子因无法落实身份且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被医院抛弃,最终不幸冻死。这样的悲剧让人痛心,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对无助人群的救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现实中也存在医院因“无钱可赚,还要赔本”的顾虑而面临的困扰。像郑大二附院的田利民老人,他的故事让人感慨。作为环卫工人的他,在突发疾病时被及时救治,却因女儿失去联系而久住医院。他的现状反映了社会救助体系仍需完善的地方。

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我们需要深化医疗救助体系的改革,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确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援助。我们也要倡导社会的关爱与温暖,让每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希望。这样的社会,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美好未来。面对无主病人困扰,医院终见曙光,期待细则落地

随着《办法》的出台,不仅患者为之欢呼,医院的急诊科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长期困扰他们的无主病人问题,终于有了解决的途径。

解放军153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宏表示:“《办法》的实施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甘霖。每周都会遇到无主病人,这些病人的治疗费用都是医院自行承担,这无疑增加了我们的负担。”他透露,每月需要垫付的金额高达6000元左右。这样的负担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

对于这样的困境,记者也时常接到类似的求助信息:“我们这里有一个病人,治疗完毕却找不到家人,请帮我们寻找其家人。”每一次这样的消息,都让人深感无奈与痛心。

《办法》的出台只是第一步,医生们对此既充满期待又有所忧虑。张宏主任表示:“虽然省里已经出台了《办法》,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各市的实施细则何时能够落地。我们希望这些细则能够尽快出台,让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有所依据。”

除此之外,他们还期望《办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简化对无主病人、贫困病人的认定手续。繁琐的手续往往会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增加他们的痛苦。他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优化流程,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随着《办法》的逐步实施,相信医院的急诊科将会迎来更加明朗的明天。我们期待细则的落地,为无主病人、贫困病人带来更多的福音,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和谐与温暖。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