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自来水不能直饮被指是美净水器商阴谋

【微微健康网报道】为何自来水的声誉日渐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其中存在安全隐患?人们是否真的应该追求饮用纯净水和净水?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学术和业界专家,他们的看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圭白指出,认为自来水不能直接饮用是某些净水器商家的误导。实际上,只要符合国家卫生安全标准的自来水,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工业发展和各种污染事件导致的水源污染问题,自来水确实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这也催生了家用净水器的市场需求。我国净水行业虽然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市场仍然鱼龙混杂,存在许多贴牌生产、抄袭仿冒的现象,假洋品牌也屡见不鲜。

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的几个小区随机采访了18位居民,发现对自来水的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一些居民表示仍然坚持饮用自来水,而另一些居民则选择饮用经过净化的水,或者安装自来水净水器。

频频发生的水污染事件让人们对自来水的安全性心生疑虑。很多饮用水源遭受污染,充斥着机油、化学物质等污染物。即使经过自来水厂的净化,由于供水管网的复杂和老化,看似清澈的水仍然可能含有细菌、微生物等。

每个人每天都需要摄取足够的水来维持身体健康。在一些地区,由于水质较硬,给居民生活用水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比如北京的石景山、房山等地区,自来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极高,不仅洗衣服时滤网容易被堵塞,就连学校锅炉烧出的水也像牛奶一样。

净水机市场虽然蓬勃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净水机可能会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净水设备种类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水技术展览会上,虽然涉水产品覆盖了家用、商用、工业等各个领域,但如何保证净水设备的质量和效果,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江苏美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周经理为记者介绍了一种超滤机,这种设备采用膜技术,可以过滤出净水,净化率达到了65%以上。对于另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她表示该技术虽然与超滤机相似,但过滤后的水是否完全安全仍然需要消费者的谨慎判断。

该设备的净化效果卓越,远超过超滤机的效能,能够去除水中高达95%以上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及大部分有机物。由于其采用了先进的反渗透技术,杂质被有效剔除,同时滤掉了水中的矿物质,所得之水被称之为“纯水”。由于我国北方水质偏硬,这种净水机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而南方则更倾向于使用超滤机。

在展会现场,一台果绿色的饮水柜因其独特的设计和高效的净化效果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虽然这台饮水柜的外观与日常家用洗碗柜相似,但其内部却安装有瑞典的RO反渗透机,赋予了它独特的高效能优势。它的净废水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1,意味着每生产一杯净水只产生一份废水。机器本身的功率较小,公司展出的另一款机型甚至能够达到更高的净废水比。

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款机器的进出水流量每分钟可达到6至10升,无需灌装即可直接取水,大大减少了二次污染的风险。相比之下,普通的国产反渗透净水机出水流量每分钟仅为2至2.5升,由于出水速度慢,净化后的水需要灌装储存,而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二次污染。

尽管价格较高,但该公司的产品主要针对高端家用和商用用户群。在国内市场上,尽管有一些净水机产品也能达到较高的净废水比,但这样的企业并不多见。

北京亚华明光商贸中心是一家代理美国康丽根净水设备的公司。该公司的负责人向《中国科学报》透露,尽管有些厂家宣传自己的产品达到了11的净废水比,但净水比越高,净水机的反渗透膜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很多净水机的反渗透膜并不适应这样的压力。

尽管我国的净水行业已经发展了20多年,且近年来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被誉为“朝阳产业”,但净水市场的发展仍然不温不火。目前,全国净水器的普及程度仅在5%左右,甚至更低。专家认为,一些企业的不达标行为导致消费者对净水行业的信任缺失,使得消费需求疲软,这是影响净水器普及率的根本原因。

由于目前净水机市场鱼龙混杂,因此净水的效果也并不一定让人放心。2011年5月,卫生部曾发布公告指出,部分净水器产品在抽检中存在各种问题,如砷超标、菌落总数超标、有机物去除率不合格等。

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立农认为,目前净水机市场仍处于导入期,尚未进入成长期。市场上存在贴牌生产、抄袭仿冒等现象,假洋品牌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一些厂家为了追求低成本,采购劣质产品,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为了吸引消费者,一些厂家甚至做出不负责任的承诺,例如虚假宣传滤芯的使用寿命。

徐立农表示,目前的净水器市场可以用“乱象”来形容。他认为净水行业做的是良心活儿,需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要想促进整个行业从产品导入期快速向成长期转化,企业需要有责任心,从技术创新入手,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净水器产品存在一些通病。例如RO反渗透机必须产生废水,压力罐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必须频繁换桶。这些从节能减排的趋势来看,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较大,一些消费者对此并不认可。超滤净水器则不能有效减轻水垢问题,在北方地区经常受到批评。很多品牌的超滤膜还出现过微生物作用下产生异味和臭味的问题。由于超滤膜制造商的质量参差不齐,也对超滤膜材料的卫生和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徐立农指出,目前市场上的净水机同质化严重,存在“千机一面”的现象。各种机器最多就是外观稍有不同,内部技术几乎都一样,缺乏创新。他认为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究竟怎样才能喝到放心水?自来水有问题,净化水也有问题。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放心水。在中国为何如此困难呢?对此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圭白表示这是一个“伪命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改善我们的饮水环境与安全措施。希望我们能够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来改善我们的饮用水质量让公众能够放心喝水成为生活中的一件简单的事情无需顾虑和担忧的事情通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不断提升饮用水质量和安全水平满足人们对于优质饮用水的需求和维护人们的健康权益。在自来水的质量与未来发展时,我们不禁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的一段历史插曲。当时,为了在我国推广反渗透净水装置,美国曾巧妙地借助一种说法来打开中国的销售市场。我国自来水的水质,其实早已达到了国际卫生安全标准。深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张金松对此向《中国科学报》详细解释,我国的自来水厂水处理技术和国际标准并无差异,产出的水质也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专家们也指出了目前自来水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供水过程中,由于管线老化、材质不达标以及高楼供水过程中的滞留问题,水中的余氯可能会消失,这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条件,使得水龙头流出的水不能直接饮用。针对这一问题,目前采取的措施是补充余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针对家庭终端净水设备的问题,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张晓健教授对《中国科学报》表示,他并不赞同过度依赖家庭净水设备。这些设备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需要高昂的维护成本。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专业化的管理,这些设备反而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北京威格派公司的柳兵总经理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无负压管网自动增压给水设备是饮用水的未来发展方向。这种设备采用超滤膜技术,可以解决高层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并避免水在传输过程中因停留时间过长而滋生微生物。由于是集中式供水,该设备有专业团队进行维护,因此不必担心二次污染的问题。柳兵也坦诚地指出了该设备在破损或使用期限结束后滤膜更换的困难。但他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赵飞虹对此表示,净水机在去除杂质的也除去了水中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她无奈地认为,未来我们可能需要一半自来水,一半净水混合饮用。这样既能减少一半的有害物质,也能保留一半的营养物质。

健康饮用水的标准包括去除有害物质如余氯、管垢、重金属、有害细菌及化学物质等;矿物质的均衡摄入,如钙、碘、铁、镁、磷、锌等;水的pH值为弱碱性;水的硬度适当;氧气与二氧化碳适度溶入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对健康饮用水的期待与追求。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