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发布以来,国务院在医保领域的整合工作已迈出坚实的步伐。目标是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减少职责交叉和分散,最大限度地整合相同或相似的职责。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的整合工作尤为引人关注。
尽管已经过去了八个月,整合工作并未完全实现。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应亚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三种医保制度完全并轨仍存在客观障碍,但实现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的统筹管理已具备现实条件。
目前,中国的医保体系已经形成了以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为主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居民。其中,职工医保运行时间超过15年,新农合已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十年,而居民医保虽然运行时间相对较短,但总体参保率已超过90%,相关政策制度也逐渐成熟。
应亚珍指出,从制度设计上来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由社保部门管理经办,新农合则由卫生部门管理经办。这种管理方式已在管理经办效率、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结算、人员重复参保等问题上显示出弊端。特别是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对医保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三种医疗保险制度中,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最具融合的基础。两者的筹资政策、覆盖人群的经济能力和现有保障受益水平都基本一致,因此两者并轨管理几乎不存在政策障碍。应亚珍建议采用“分步走”的战略,整合医保管理体制,这可能是现实和有效的途径。
不少地区如浙江嘉兴、宁波部分县市、江苏常熟、镇江部分县市等已经实现了居民医保与新农合之间的并轨管理,基金互通。但这只是局部的做法,全国范围内还鲜见三种医保制度完全并轨的实践。
应亚珍强调,职工保险与经办单位仍留在人保部,实现三种医保制度的完全并轨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福建三明市刚完成此项改革,成立了独立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统一制定医保补偿报销政策、定点机构、管控指标、结算医保资金和采购等事项。这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和配合。
医保与医疗服务是相辅相成的。新农合作为现有三种医保中参保人数最多的,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报销水平也与职工医保相差无几。实现医保与医疗服务的并行发展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不仅需要医保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医疗服务的提升。
实现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的统筹管理已具备现实条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需要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推动医保制度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优质、更公平的医疗服务。应亚珍详细介绍了新农合基金的运行效率。这款基金在维护农民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实现了省级范围内补偿报销方案的大致统一。超过八成的地区已经实现了省内即时结报,大大方便了病患,同时堵住了骗保漏洞。不仅如此,新农合的支付方式改革也在快速推进,有效地控制了医疗费用的增长。随着筹资水平的提高,新农合在补偿报销政策方面不断突破,采取了按人群、按疾病的分类管理方式。特别是在门诊统筹、慢病特殊病、重大疾病等方面,新农合实现了显著进展。随着基层综合医改的推进,部分地区构建了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新农合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健康档案管理的动态化、医保补偿报销的实时化,以及医疗服务监管的精细化。应亚珍强调,“统筹管理新农合与医疗服务提供”是提升新农合基金运行效率的基础条件和根本保证。在医保补偿政策制定和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等环节,必须遵循医疗服务特有的内在规律和特性。除此之外,统筹医保管理和医疗服务可以更好地发挥医保在医改和医疗服务管理中的作用。目前,基层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中,“一般诊疗费”已成为重要的补偿渠道,大部分由新农合纳入报销范围。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中,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不仅弥补了部分地方财政补助不足、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不到位等缺陷,还保障了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若新农合由其他部门管理,协调难、协调成本高等问题将不可避免。随着医保改革进一步推向城市医院,考虑到城市医院受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的影响更大,需要发挥医保支付方式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支撑作用。为此,除了实现居民医保与医疗服务的统筹管理外,还需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职工医保与医疗服务的统筹管理。最终目标是实现医保、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统筹管理,实现健康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化。应亚珍指出,只有统筹医保管理和医疗服务管理,才能确保卫生计生部门有效行使对医疗服务行为、质量和费用管理的职责。医保基金是管理医院的重要经济杠杆,失去这一手段,仅依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对医院服务行为、质量等监管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以某直辖市为例,当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移交给人社部门后,出现了住院实际补偿比降低、门诊统筹力度下降、基金使用效率降低等问题。医保管理与医疗机构间的利益冲突激化,医保管理的目标基金平衡与医院服务核定不足之间的矛盾导致结付总额过低。为了维持运行,医院不得不采取拖欠药品款等行为,埋下财务隐患。该市的统筹基金使用率波动大,医保补偿报销政策缺乏稳定性,影响老百姓的感受。原本卓有成效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也被暂停,全部回归按项目付费状态,导致医疗服务行为管控缺失,医疗费用增长明显。统筹医保管理和医疗服务管理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医疗体系的运行效率,也直接影响到广大民众的医疗保障体验。(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