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魏大中:明朝东林前六君子之一,他是

我是风趣网的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令人感慨的故事,关于魏大中的一生。

魏大中是嘉兴的骄傲,虽然出身贫寒,但他的心全扑在学习上,对外界物质诱惑毫不在意。他中举时,家人为他准备的新衣被他愤怒地扔掉,他甘守清贫,走上仕途。担任京官时,他甚至连家人都没带到北京,一心为公。哪怕只是带了点土特产蔬菜的外官,第二天也会因为被举报而不敢再有所动作。魏大中的人生字典里,从未与“贪污”二字沾边。

考中进士后,魏大中成为了一名言官。他因对萨尔浒战败的杨镐和李如桢的死罪判决产生强烈异议,与王德完争论不休。这场争论最终让王德完和内阁成员韩爌引咎辞职,而魏大中却毫发无损。

再接再厉的魏大中,将矛头指向官场陋习,狠狠地裁抑了抚恤金冒领现象。他不受贿行贿,也不容许别人搞灰色收入,逐渐成为了其他官员眼中的异类。

官场中的乡党问题让魏大中陷入困境。他先后挑战了苏松和浙江巡抚的利益,引发了山东人和江西人的愤怒。这时,他与东林书院背景的官员和汪文言的交往成为他的软肋,被对手用来制造罪名。著名阉党阮大铖出面弹劾汪文言与魏大中等人贪污,而魏忠贤则趁机将汪文言投入大狱。

魏大中上书营救汪文言,与其他言官一起为他和左光斗等人辩护。连首辅都以辞官相威胁,镇抚使也拒绝株连。这令魏忠贤很被动,只好答应只处分汪文言。魏大中再次挑战魏忠贤的权威,呼应杨涟的弹劾奏折,揭露魏忠贤的罪行。这导致魏忠贤无法找到合适理由对付魏大中,只能将他逐出官场。

随着天下权柄逐渐集中在魏忠贤手中,魏大中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锦衣卫镇抚使换成了许显纯后,他与杨涟、左光斗等人被打成“逆党”,一起进入诏狱。魏大中被扣上收受杨镐三千两贿赂的罪名。在嘉兴人民自发的送行中,千人嚎啕大哭。魏大中的长子魏学洢坚持陪父亲进入北京,却目睹了父亲在监狱中遭受的残酷折磨。

在监狱里,魏大中每天遭受许显纯的严刑拷打,血肉模糊,双腿几乎烂的不成形。几个月后,在杨涟遭受残酷折磨的那天,魏大中也被许显纯残忍杀害。他们的遗体几天后被人发现时,魏大中的遗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

在监狱期间,魏学洢隐姓埋名住在附近,昼伏夜出打工借钱,想要还清父亲的那三千两“赃款”。在他还没有筹集完钱时,就传来了魏大中遇害的消息。魏学洢悲痛欲绝,扶柩南归后也天天嚎啕大哭,最终身体崩溃。直到崇祯皇帝继位后,才扳倒魏忠贤和阉党,恢复魏大中父子的名誉。

晚明官场浑浊不堪,而魏大中作为一个连家属都不带进京的“裸官”,却被诬陷贪污三千两。他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分,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事件。这个数额对于当时的大多数官员来说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对于魏家大少爷来说,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他辛辛苦苦筹集了几个月,却始终无法如愿以偿。这样的诬陷和陷害,对于忠诚努力的人来说,只有在最黑暗的时代才可能出现。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父子的光辉始终熠熠生辉,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

那个数字,或许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但对于魏家大少爷来说,却象征着一种信念、一种执着。为了这个数字,他四处奔波,费尽心思,却始终未能如愿。那些栽赃陷害、污蔑忠良的行为,无疑是对正义的一种挑衅,是对努力者的一种打击。历史告诉我们,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那些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人,才能真正的展现出他们的价值。

这种陷害和诬蔑,让人心痛,让人愤慨。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信心,不能因此而放弃前行。因为,无论黑暗多么深沉,总会有光明存在。那父子的光辉,便是这黑暗中的一束光芒,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

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坚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信念,勇往直前。我们不能让那些陷害忠良的人得逞,我们要用我们的行动,证明正义永远存在。

这个数额或许很大,但魏家大少爷的信念更伟大。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让我们向魏家大少爷致敬,向那些坚守信念、为正义而奋斗的人致敬。他们的光辉,将永远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让我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共同努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这样的人,他们拥有坚定的信念,他们勇往直前,他们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的步伐,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