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这项让社会关心、亲人揪心的工作五位专家

新闻速递,北京报道,6月17日

在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校园里,安全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仅关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是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在这个特殊的安全生产月,让我们聚焦于校园,深入探讨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已经拉开帷幕,由应急管理部新闻宣传司指导,联合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新闻快递,共同推出了校园安全“云”课堂。6月16日,一堂意义非凡的课程如期而至,邀请了五位不同领域的专家,为师生们带来校园安全知识的盛宴。

其中,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副主任何卫国先生,为我们深入解读了“尽职免责,让安全为教育保驾护航”的重要性。他强调,校园安全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部门、校长、老师以及学校教育活动相关的方方面面。在这个过程中,明确责任、划分清晰、理顺工作关系是关键。

何卫国表示,校园安全工作要有明确的标准,并建立事故风险分担机制。对于和学校相关部门来说,不履行安全教育管理、监督职责的行为,将受到党纪、政纪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建立一个协同工作的机制,提供标准化服务体系平台至关重要。

另一方面,河北省张家口市教育局政策与安全科科长崔祥烈先生,则从专业和规范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如何打造阳光安全的校园。他强调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日常以及实践中的经验。他也提到了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校外和校内安全、公共和日常安全、物态和非物态安全等方面的平衡。

崔祥烈还详细阐述了学校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从现场急救到报告上级、通知家长,再到保留证据、控制事态、事故调查和处理,以及事故教育等环节都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将安全事故的直接伤害降到最低。

校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它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在这个特殊的安全生产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让我们携手共建阳光校园,为孩子们的安全保驾护航。提升防灾减灾意识,邢成起普及防震知识

我国身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地震,其破坏力令人心悸。对此,北京市地震局的项目总技术指导邢成起研究员为我们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强调了提升科学避险能力的重要性。

邢成起指出,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不仅取决于地震的震级,更关乎人们对地震环境的认知、应急准备与抗震救灾的能力,以及防震减灾意识的强弱。他强调,掌握防震减灾的知识与技能,能够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风险。为此,他建议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震前准备:学习掌握地震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处的地震环境,了解住房的抗震情况,以及掌握科学的地震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

邢成起还强调了震时就地避险、震后快速撤离的重要性。如果被埋压在废墟中无法脱险,应保存体力,向外传递信息,寻找水和食物,耐心等待救援。在救援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先救近处的人、容易救的人,以及被埋压后能保证呼吸的人。

梁光华谈校园安全教育,让安全深入人心

校园安全是每所学校都必须重视的问题。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安全文化教育至关重要。梁光华介绍,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影响。他强调,“安全教育是最好的防灾减灾手段”。

当前,我国的安全文化教育面临挑战。从学校角度看,存在缺课时、缺课标、缺师资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梁光华建议围绕青少年的活动轨迹,基于风险理论构建科学系统的安全知识体系。同时注重体验式教育,让安全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应创新教育模式,依托专业机构开展社会化的托管式教育服务。

李进强调:提升消防安全意识,避免火灾事故

水火无情,提升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是避免火灾事故的有效途径。公众应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消防安全法规,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防灾减灾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通过普及知识、提升意识、掌握技能,我们才能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减少损失。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防灾减灾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国消防协会科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进为我们详细解读了火灾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在他看来,火灾始于一点,犹如热能量的种子,悄悄在建筑内部生根发芽。起初,这团火可能仅仅存在于建筑的某个角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像野火燎原般蔓延至整个房间、楼层,甚至整个建筑。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在李进看来,火灾的初期增长阶段是逃生和灭火的最佳时机。在这一阶段,可燃物燃烧尚未失控,如果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往往能有效遏制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谈及校园火灾的预防,李进强调,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消防体系,确保消防设施完备且状态良好,同时要有专人进行定期维护。建立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学生宿舍,一些常见的火灾隐患点需要特别关注。例如,乱丢的充电宝、床边的小太阳取暖器、使用后的电吹风随意放置、床头的台灯长时间开启、床下的蚊香等,这些都可能成为火灾的。

面对火灾事故,李进建议,要保持冷静,准确判断情况。假如在教学楼发生火灾,学生们应该听从老师的指挥。老师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作出判断,观察窗外的烟雾浓度、是否有明火等。如果没有窗户,可以触摸门体和门把手,判断温度。如果感到门体发热,说明火焰已很大,逃生困难,此时应采取退守措施,积极等待救援。每一个细节都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因为生命无价,消防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