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一、丰收的足迹与基础保障

全国粮食总产量在2022年再次达到了惊人的13731亿斤,这一数字不仅比上年增长了0.5%,更是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高位。这背后,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坚实基础。人均粮食占有量约480公斤,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公斤粮食安全线,展现了我们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更令人自豪的是,我们的口粮自给率达到了100%,谷物自给率超过95%,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二、政策护航,制度保障

在稳定的产量背后,是我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我们始终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达10亿亩,为粮食稳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我们还强化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即使在面对极端天气、疫情等挑战时,我们也能通过科学调度和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粮食损失。

三、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经超过72%,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的机械化率分别高达97%、90%、85%。我们还新建了粮食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融合,全面提升全链条节粮减损能力。

四、节粮减损,绿色可持续发展

我们不仅在产量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节粮减损上下足了功夫。通过优化储运环节,农户储粮损失已经大幅下降,国有粮库的储粮损耗率也控制在合理水平。通过科技手段减少粮食损失,相当于在“无形良田”中扩增了耕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五、面对挑战,彰显意义

尽管我们面临着国际粮价波动、自然灾害等风险,但“十九连丰”的成就无疑彰显了我国粮食体系的韧性。这一重大成就,不仅为我们应对全球粮食危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成就,是我们国家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们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的最好证明。

我们的粮食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就不仅让我们感到自豪,也让世界对我们刮目相看。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