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神舟共贺。即便宇航员升空远离地球,也能品味到家乡甜美的粽子。昨日,神舟十号成功飞向星辰大海,今日,三位英勇的宇航员将在浩渺的太空中一同庆祝端午。
谈及太空家园,不得不提天宫一号。这个全长十米有余,最大直径三点三五米的飞行堡垒,宛如一座空中宫殿。天宫一号内部装修精致,为宇航员提供了约十五立方米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内部设计充满人性化理念,小舱室为航天员提供了相对隐私的休息环境。与一般“蜗居”式的飞船相比,天宫空间宽敞,航天员可自由伸展,甚至可以在其中翻跟斗、打太极。
在这太空之家四壁,挂满了机柜,里面设备齐全。从操作台到照明设备,从食物加热器到双向可视电话通讯,无一不体现科技的魅力。更值得一提的是,天宫一号中还配备了空间医学实验设备、废物回收设备乃至灭火器等重要“家具”。
谈及太空中的饮食文化,端午节的豆沙粽成为焦点。据央视报道,早年的太空食品多为糊状,如苹果酱、牛肉酱等。但现在的太空食品已经大有不同,种类丰富多样。中国航天员的菜单上更是列出了80多种食品和饮料。除了西式美食,更有中式佳肴,色香味美。考虑到航天员对茶的喜爱,科研人员还准备了冰红茶、绿茶等时尚饮料。更有冻干水果和冰淇淋,独具特色。
今天端午节,虽然航天员不能与家人团聚,但他们有望在太空中与队友一起分享豆沙粽。这种真空包装的豆沙粽,加热后香味扑鼻,令人垂涎。三名航天员还将携带航天饮用水进入太空,这种水可直接饮用,保质长达12个月。
在失重环境下,人体的抗重力肌会逐渐萎缩,肌力也会丢失。宇航员在太空中需要穿着“企鹅服”。这种服装至少需穿着八小时以上,以模拟地球上的重力环境,帮助航天员的骨骼和肌肉保持健康状态。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宇航员们依然勇往直前,为了未知领域付出艰辛努力。他们的每一次升空,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和挑战自我的壮举。为了对抗失重环境对人体肌肉造成的不良影响,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名为“企鹅服”的装备。这款装备由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心研制,旨在帮助航天员在极端环境中保持肌肉的健康状态。
副总师李莹辉曾详细解释过,“企鹅服”通过人为施加压力,为航天员的肌肉提供负荷和刺激。这种设计使得航天员在穿着企鹅服及其专用鞋时,躯干部位和下肢能够得到相应的力量负荷,有效对抗失重引起的肌肉萎缩问题。此次天宫一号任务中,三名航天员每天至少需要穿着企鹅服长达8小时,以确保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保养。
从设计细节来看,航天服的核心部位配备了一个可调的圆形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装内的压力、温度和湿度。服装的右腹部设计了一根通信用的细管,为航天员提供实时通讯功能;左腹部则装备了供氧和排放二氧化碳的设备,确保航天员的呼吸健康。除此之外,天宫一号还为航天员准备了多样化的服装,包括保暖内衣、运动袜等,这些服装均考虑到了太空工作的特殊需求,如携带辐射测量仪等。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女航天员,太空用水会给予特别关注,确保她们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允许她们携带无污染化妆品。
在天宫一号内,航天员的生活充满趣味与便利。他们可以利用笔记本电脑观看电影,通过上网发送邮件,甚至可以与地面进行双向视频通话,与家人保持联系。天宫一号还配备了健身器材,包括锻炼下肢肌肉的自行车、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的拉力器以及促进血液流动的负压筒。这些设施都旨在帮助航天员在太空中保持身心健康。
谈及太空生活,不得不提的是“太空厨房”与“太空空调”。据胡胜云介绍,中式餐点一般是在地面上加工后带到飞船上加热食用。这就需要高度可靠的“太空厨房”来完成这一任务。“太空空调”则负责调节舱内的空气流量、温度和湿度。尽管这些设备与地面上的家电功能相似,但它们面对的是太空这一极端环境,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极高。胡胜云表示,这些设备已经伴随天宫一号在太空中运行了一年多,状态良好,为未来更长时间的载人航天奠定了基础。此次针对神十任务,科研人员对这些设备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以追求更高的可靠性、更多的功能和更好的舒适度。胡胜云认为,航天飞行的目标正从试验型向实用型转变,未来的航天员保障将不断进化,为深空探测如载人登月等任务提供支持。
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睡眠质量,天宫一号专门设有两个睡眠区。这些区域拥有独立的照明系统,采用冷光源的白光灯,发出的光线柔和不刺眼,为航天员营造健康舒适的睡眠环境。航天员在太空中虽然无法遵循地球上的昼夜节律,但睡眠环境的优化仍然能够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在失重的宇宙环境中,航天员的行动犹如在梦境中行走,不同于地面上的自由自在。他们的行动需要慎之又慎,因为一点轻微的晃动就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坐立之间,仿佛随时都在与重力进行一场较量,仰头或弯腰都可能引发翻滚,像是在演绎一场无声的舞蹈。
航天飞行中的休息方式同样别具一格。睡袋被牢牢固定在飞船内的舱壁上,以防止在失重的状态下四处漂浮。在这里,上下之分已然模糊,航天员可以头顶天花板而眠,也可以靠墙而立,以独特的姿势入睡。为了防止在睡梦中无意中触碰到重要的开关,他们必须将双手交叉于胸前。在失重的状态下,身体完全放松时会自然地呈现出一种弓形姿态。
空间轨道站上的航天员已经享受到了分隔式卧室和床的便利,但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依然不能忽视失重带来的影响。在睡眠中,他们必须将自己固定在床上,以防在翻身时因失重而飘离。虽然此次任务遵循天地同步的作息制度,相较于神九任务,改进了夜间有人值守的制度,确保了航天员的充足睡眠。值班制度依然存在,每晚总有一个人在神十的返回舱中休息,而其余两人则在天宫一号中安睡。
在这神秘的太空环境中,航天员的每一项行动都充满了挑战与未知。他们不仅需要应对失重带来的种种不便,还需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清醒和专注,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他们的每一次入睡和醒来,都是对勇气和毅力的考验,也是对未知的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