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技术出口管制方面的策略呈现出持续动态调整的特点。近期,2025年修订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紧密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关键内容的调整,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调整的主要内容以及行业分析:
一、新增的禁止/限制出口技术领域
1. 锂电产业链核心技术的保护
在锂电领域,我们见证了锂资源加工技术和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的新增限制。锂辉石提锂、盐湖提锂等关键工艺被纳入限制出口的范围,对此,在东道国投资的中资企业需特别注意,不得转移相关提锂技术。高镍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制备工艺也受到了出口限制,这些措施涉及化学原料制造业的多个技术条目。
2. 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重视
针对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我们明确禁止向特定国家转移电动汽车的核心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并限制新能源生产线的外迁。这显示了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安全的重视。
3. 基因测序技术相关设备的保护
基因测序技术相关设备也被纳入管制范围,特别是禁止美国因美纳公司对华出口相关设备,这是为了保护我国的生物技术安全。
二、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此次技术出口管制的背后,体现了中国对产业链安全的考量。例如,在锂电池产业,中国的锂电池产业已经占据全球主导地位,技术出口管制旨在巩固全产业链优势。针对全球的地缘技术竞争,中国通过调整技术目录强化反制能力,形成技术博弈对等态势。这也给中资企业在海外布局时带来了合规挑战,需要调整投资模式,从单纯资源开采转向本地化精炼加工。
三、执行机制与未来方向
中国将采用清单化管理来实施这一政策,通过《不可靠实体清单》等机制配套实施,对违规转移技术的企业实施出口禁令。未来,结合全球技术竞争趋势,半导体制造、AI芯片设计等领域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管制重点。
此次《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调整,凸显了中国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的战略导向。在保护国家技术安全的也体现了中国在平衡产业链全球化布局和自身安全利益方面的深思熟虑。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为中国的高技术产业打造更加安全、自主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