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我国年发肺结核百万 耐药结核令诊疗费增长百倍

在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我国专家发布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题为《中国结核病耐药性调查》。该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深入了结核病的耐药情况以及耐药产生的危险因素,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建议。

结核病,这一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每年造成约百万例的发病,占全球发病数的11%,位居全球第二位。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的肺结核发病人数始终保持在百万左右,稳定位列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的前列。

为了详细了解我国结核病的耐药情况,卫生部于2007-2008年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结核病耐药性调查。这次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个县,涉及人口约4700万。调查对象包括3929例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其中既有初治病例,也有复治病例。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肺结核病人中耐多药率(对至少两种主要抗结核药物耐药)为8.32%,严重耐多药率(对更多药物耐药)为0.68%。估算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约为11万例,其中严重耐多药患者超过8200例。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耐多药结核病的患病率远高于全球中位数,约为其3.5倍。大约十分之一的患者为耐多药患者,四分之一的患者面临耐多药的高度风险。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复治耐多药患者中,有高达43.8%未完成一次治疗。

不规范的治疗大大增加了耐多药结核病的风险。反复不规范的治疗甚至会使风险增加13倍。对于那些已经在结核病医院接受过多次治疗的患者来说,他们患耐多药结核病的危险最高。

尽管我国实施了以治疗最具传染性的涂阳肺结核患者为中心的防治策略,并提供了免费的抗结核药品和治疗手段,但对于耐多药患者来说,这些策略显然不足够。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不仅不能得到彻底治愈,还容易变成更严重的情况。许多具有高度耐多药风险的结核病患者也面临着不恰当治疗导致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卫生部自2006年起已经开始组织应对耐多药结核病的试点工作,但目前仍有许多地区未开展相关的工作。绝大多数的耐多药患者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管理,他们在人群中继续传播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要想成功治疗结核病,患者需要严格遵守连续服药6-8个月的治疗周期。许多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后,常常在未完成疗程的情况下就自行停药,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增加了耐药性的产生。本次调查也揭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除此之外,还有11%的新发病例在接受正式结核病治疗之前就已经接受了不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这无疑加剧了耐多药结核病的风险。这一状况亟需引起广大民众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耐药菌的大量涌现,尤其是以耐药结核病为主的流行态势。这种局面相当严峻,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耐药结核病,相比普通结核病,病情更为严重,治疗难度更大,治愈的希望更加渺茫。它的治疗时间长达两年,是普通结核病的三到四倍,而治疗费用更是惊人,高达普通肺结核病的百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病程较长,耐药结核病患者在传染期更易传染给他人,给他人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从预防和控制两方面入手。基于我国结核病耐药疫情的严重性,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来应对这一挑战。为了更有效地遏制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态势,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和改进。

大力研发、推广和使用简便、快速、适于基层使用的结核病诊断新技术。这样可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更早地发现并治疗耐药结核病,减少病情的恶化。

规范结核病的治疗管理。提高医疗机构对结核病患者的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在住院和院外治疗期间都能得到全程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也是关键。通过与患者充分沟通、提醒和关怀,帮助他们坚持治疗,尤其是为贫困患者提供就医的便利。

还需要加强对抗结核药品的合理使用,防止药品的滥用导致更多耐药菌的出现。

我国已经开展了耐多药结核病诊疗管理工作的试点工作,并制定了相关指南。各地应积极制定符合实际的方案,有序开展耐多药结核病的诊疗管理工作。

在此提醒每位读者,结核病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每位感染者每年可能传染给10-15名健康人。我国有5.5亿人曾经感染过结核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

当您或您的家人出现可能的肺结核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刘东洋医生是北京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的副主任医师,他提醒我们:肺结核的症状类似于其他感染症状,因此早期症状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如果家里有结核病人,应该采取分屋、分床、空气疏通和消毒等措施。一旦确诊,应该到专业机构进行治疗。

为了获得更多的结核知识,您可以点击结核日专题了解更多信息。让我们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