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以色列拒向联合国官员发签证

自2023年10月以来,以色列针对联合国官员实施了一系列签证限制措施,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在巴以冲突的持续背景下,以色列与联合国之间的政治博弈。

一、2023年10月:直接回应古特雷斯言论

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关于巴以问题的言论后,以色列迅速做出了反应。古特雷斯强调巴勒斯坦人经历了长期的占领,而以色列则认为古特雷斯的言论为恐怖主义开脱。在这一背景下,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埃尔丹宣布拒绝向联合国官员发放签证,并已拒签负责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马丁·格里菲思。以色列外长科恩更是取消与古特雷斯的双边会谈,要求其辞职或道歉。埃尔丹声称此举是“给联合国一个教训”,并威胁重新评估与联合国的关系。

二、2023年12月:扩大限制范围

进入12月,以色列的签证限制措施进一步升级。针对特定官员的拒签行为不断增多,以色列宣布停止向在巴以地区工作的联合国职员自动发放签证。在这一时期,以色列指责联合国配合哈马斯宣传,称国际社会掩盖哈马斯的罪行。

三、2024年1月:进一步升级限制

以色列的签证政策持续收紧。外交部撤销了联合国官员林恩·黑斯廷的居留签证,原因是其批评加沙地带局势的言论偏袒哈马斯。此举再次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四、2024年8月:签证到期不续签

在这一时期,联合国驻巴被占领土办公室主任多梅尼科因签证未获续签而离任。他表示,以色列缩短签证期限导致人道工作受阻。尽管面临困境,但联合国表示将继续采取行动。

五、长期争议与影响

长期看来,以色列与联合国之间的争议焦点在于联合国对哈马斯的立场以及人道主义救援通道的保障问题。以色列认为联合国缺乏谴责哈马斯的行为,而联合国则强调需保障人道救援通道。实际上,这些签证限制措施已经导致联合国职员难以协调加沙援助,加剧了当地的人道危机。国际社会对此表达了广泛的关注和批评。

以色列对联合国官员实施签证限制是巴以冲突背景下政治博弈的延伸。这一举措不仅涉及到双方立场冲突,还涉及到人道主义危机治理的复杂性。国际社会需要密切关注这一问题的进展,并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案。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