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如何成功进行番茄的无土栽培

一、设施构建与基质准备

在栽培设施的构建上,我们选择采用南北向的栽培槽。这种设计宽度为55cm、高度为30cm,确保了作物的生长空间。栽培槽底部铺设了防渗膜,以防止水分渗透,上方则覆盖编织袋作为隔离层,保护作物根部不受外界干扰。为了管理方便,每个栽培槽之间留有70cm的间距。配套的蓄水池应高于栽培槽,以确保水分供应充足。为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管道的耐用性,每3至5个栽培槽共用一个水池,并采用塑料管道连接,避免了生锈的问题。

在基质的选择上,我们采用了多种材料的混合配方。其中包括40%的腐熟玉米秸秆或椰糠、40%的有机肥以及20%的炉渣或蛭石。这些材料混合后,经过高温消毒处理,以确保无菌环境,为作物生长提供最佳条件。我们还可以选择岩棉或草炭蛭石复合基质作为无机基质,并加入无土栽培专用肥,如蛭石复合肥,以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

二、品种筛选与育苗管理

在品种的选择上,我们优先考虑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且市场需求高的品种。例如,适合智能温室全年生产的荷兰品种就是不错的选择。

在种子处理上,我们采用50℃温水浸泡30分钟的方法,期间不断搅拌,以去除不良杂质。然后换20℃温水继续浸泡6至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经过揉搓后,恒温25℃催芽36小时,每日用清水冲洗,以促进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在育苗技术方面,我们采用穴盘育苗法。保持基质湿度在60%-70%之间,播种后覆盖1cm厚的蛭石,并覆上薄膜以保湿。育苗期间,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夜间温度则保持在15-18℃。根据育苗基质的不同,岩棉基质育苗更适合水培系统,而传统基质育苗则适用于有机基质栽培。

三、定植与环境调控

当幼苗长出3至4片真叶时,我们就可以进行定植了。冬茬的苗龄控制在35天左右,行距设为30cm,每槽种植两行。定植后,要浇少量的定根水,以确保作物稳固生长。

在环境调控方面,我们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控制。生长期间,白天温度保持在22-28℃,夜间则降至15-18℃,花期可适当提升2-3℃。湿度方面,开花前保持在60%-70%,结果期则降至50%-60%。光照方面,每天至少保证8小时的阳光直射,夏季遮阳率不超过30%,以确保作物的光合作用。

四、生长管理技术要点

在水肥一体化的管理上,我们采用滴灌系统,精确控制营养液的EC值和pH值。氮磷钾的比例则根据作物的生长期进行动态调整。

在植株管理方面,我们采取单干整枝的方式,使用绳蔓牵引使作物保持直立生长。定期摘除老叶和侧枝,每株维持12-15穗果。使用升降设备辅助修剪,改善通风和透光条件。

在授粉与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采用熊蜂授粉技术,每千平方米配置3至5箱熊蜂,确保授粉效果。采取基质高温消毒、营养液臭氧杀菌等预防措施。对于根腐病和白粉虱等常见病害,采取生物防治方法替代化学农药。

五、智能系统的应用与茬口建议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温室内的温湿度、光照和CO₂浓度等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优化灌溉频率及营养液的配比。在智能温室内,实现全年生产,单位面积的产量可提升至传统种植的3至5倍,果实的糖度也能提升15%-20%。

对于茬口安排,我们提出两种建议:一是越冬长茬,8月至9月定植,采收期从11月延续至次年6月,适合生产高价值鲜食番茄;二是春秋短茬,1月至2月或6月至7月定植,生产周期为4至5个月,适合加工型品种的生产。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