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火灾预防与应对措施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火灾事故的严重性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巨大影响。在此,我想谈谈关于火灾的一些常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一、如何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范火灾,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比如,不要乱扔火种,特别是孩子们,绝不能。家长应妥善保管火柴、打火机等易燃物品,防止孩子因好奇而玩耍引发火灾。我们还应避免在酒后、疲劳或临睡前在沙发上或床上吸烟。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小孩燃放时须有大人监护。外出、临睡前要熄灭室内外火种,并关闭燃气阀门。
我们还需要保持居室走道、楼梯的畅通,不随意堆放杂物。不应擅自安装铁门封堵楼层通道、安全出口。要注意电线的使用,不要乱拉乱接。使用电热器具时,人不能离开,也不能用灯泡取暖或烘烤衣物。
二、如何应对初起火灾
当火灾初起时,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灭火方法,就能及时扑灭,防止小火酿成大祸。发生火灾后,首先要大声呼喊,并迅速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派人去路口迎接消防车。在消防车到达现场前,应设法扑救,不要盲目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造成火势扩大。我们可以使用灭火器、砂土、毛毯等物品扑灭火苗,或者用水传水灭火。移动着火物品,将其搬到室外灭火。需要注意的是,油锅起火时,不能用水浇油锅中的火,应迅速用锅盖覆盖灭火。
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
灭火器是扑灭火灾的有效工具。正确使用灭火器对于处置初起火灾至关重要。常见灭火器有手提式轻水泡沫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使用时需要注意:用手握住灭火器的提把,平稳快捷地提到火场;在距离燃烧物5米左右的地方,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另一手握住喷射喇叭筒,喷嘴对准火源。喷射时,应采取由近及远、由外而内的方法。使用灭火器时需要注意安全,如站在上风处、防止盖底弹出伤人、不要与水喷射在一起等。不同灭火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四、野外火灾的应急措施
在野外遭遇火灾时,我们应首先退入安全区。扑火队在扑火过程中要观察火场变化,遇到飞火和气旋时要及时组织人员进入比较平坦、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可以统一指挥,按规范点火自救或俯卧避险。
防范火灾需要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防火和灭火知识,才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火灾防范意识,共创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在面临危险时,我们应当保持冷静,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
若遭遇火灾,首要任务是选择植被稀少的地方躲避,尽量卧倒并朝火势方向扒开浮土,直至发现湿土,将脸部埋入小坑内。利用衣物护住头部和双手。在紧急情况下,应听从指挥员的指令,果断选择草木较小的地方突围,用衣物护住头部,一口气迎火突围。人在7.5秒内应当完成突围。重要的是避免与火赛跑,应直接对着火势冲击。
在地铁遭遇火灾时,乘客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贪恋财物,避免在混乱中浪费逃生时间。要注意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或广播指引,朝明亮、空气新鲜的方向跑。地铁中配备了完善的防火、灭火设施,如报警开关、灭火器以及紧急照明灯等。乘客在遇到火灾时应及时报警,可以使用手机拨打119,或使用列车车厢内的紧急报警按钮。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火自救。若火势过大无法扑灭,应有序安全逃生,并将老弱妇幼先行疏散至安全车厢。在逃生过程中要注意脚下异物,避免进入双隧道。如果火灾引起停电,可以跟随应急灯的指示进行有序逃生,注意要朝背离火源的方向逃生。
在商场遇到火灾时,首先要保持镇静。随机应变,利用商场内的毛巾、口罩等物品作为防烟工具捂住口鼻。利用绳索或布匹等开辟逃生通道。避免盲目从众心理,果断放弃拥挤的出口,选择其他逃生措施如破窗而出等。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国民进行应急避险训练的经验表明,对国民进行防灾教育至关重要。在我国这样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普及防灾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尤为必要。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农村,都应系统地开展防灾教育,包括在公众聚集场所发生地震、火灾等事故时的避险和人员救助知识等。
面对火灾等突发情况,既要依靠地铁的防灾系统和控制指挥系统来疏散人员,也要依靠个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知识。只有通过全面的防灾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才能在灾难发生时减少人员伤亡。我国应当大力开展防灾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掌握基本的防灾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