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艺人工作室的运作模式与生态链
很多人看到艺人的高收入,便以为他们会毫无节制地对身边的助理、宣传们大方施舍。但明星的钱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他们的每一分钱都是经过辛勤工作和智慧获得的。也存在像范冰冰这样的明星,偶尔会给身边人发放红包。但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是从事宣传工作的,每月能拿到六七千块已算是相当不错的待遇了。
关于艺人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其实它们更像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目前,艺人工作室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是依托于公司的工作室。这类工作室的背后有大型公司的支持,如早期的杨幂工作室(依托欢瑞世纪公司)和邓超工作室(依托华谊兄弟)。虽然公司仍为艺人提供影视资源,但艺人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参与商演和争取演艺活动,并且与公司的利益分配更加灵活。工作室员工的薪资来源可能是公司,也可能只是挂个名头,实际由艺人自己发放。
第二类则是以明星艺人为核心的工作室。这类工作室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经纪演艺公司,例如范冰冰工作室和李冰冰工作室。在这些工作室中,明星艺人是真正的老板,他们需要负责工作室的员工以及旗下艺人。这种模式的灵活性更高,明星艺人可以更快地把握市场机会并做出决策。
在后经纪时代,许多拥有更大话语权的艺人选择摆脱经纪公司,自立门户开设工作室。艺人与其身后的团队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也使得工作室有时成为粉丝的靶子或明星的替罪羊。经纪人背地里侵吞艺人劳动所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这背后,经纪人与工作室团队与艺人之间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生态链。
影视工作室的普及程度可见一斑。在天眼查上搜索“影视工作室”,便可知相关结果共有35643个。这些工作室作为各方资源利益博弈和斡旋的关键,往往在面对品牌方、粉丝群体、艺人都处于弱势地位。一线艺人曾风靡开设个人工作室的潮流,如今即使是十八线艺人也纷纷选择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明星热衷于开设工作室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明星本身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决策权;二是工作室的开设门槛相对较低,进退自如;三是相较于传统的经纪红利抽成,通过工作室获利更大。
那么,明星工作室内部都有哪些职位呢?除了常见的宣传、助理等职位,还包括人事部门的总管、后期负责人等。这些职位与一般的公司职称职位相差无几。
艺人工作室的运作模式和生态链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各方利益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