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令人忧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比例仅为23%。从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到近期的速冻食品“细菌门”,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总是离不开那些行业龙头企业。
业内人士向《经济参考报》透露,即使是像思念、三全这样的知名企业,其产品也不符合国家标准,这凸显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食品安全本应是企业坚守的底线,但现在却成了被忽视的盲区。应加大法制建设力度,相关部门需采取强硬措施,严厉打击违规企业,增加其违规成本。
现象:食品安全出现“”
近期,速冻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集体陷入困境。思念、湾仔码头、三全水饺相继被检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三全食品承认其产品中含有该细菌,并已启动召回程序。上海质监局也发布了相关消息,称企业已确认部分产品不合格。早在10月份,思念食品就被曝出水饺中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速冻食品行业的自动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加上上游环节对鲜肉、蔬菜、水产品等没有强制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含量,导致了这一问题的出现。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速冻食品行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金黄色葡萄球菌事件对消费者的信心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一些知名品牌如三全、思念等短期内的销售也造成了冲击。实际上,今年双汇“瘦肉精”事件后,食品安全问题并未减少,乳制品、肉制品等行业也频频出现问题,很多行业的龙头企业都涉及其中。
后果:“低标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标准的关注。据了解,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较大,例如我国允许的“农残”量高出美国数倍,有危害的“植物奶油”在我国没有强制性的限量标准。原料奶的含菌量标准也得不到国际认可。此次速冻食品“细菌门”也引发了关于标准的争议。思念食品负责人曾表示,按照国家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饺中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然而新标准却引发了公众对于标准倒退和企业影响的质疑。按照现行规定,新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每批产品中只能有一个样品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在特定范围内。卫生部对此进行了解释,称新标准更加符合国际食品微生物采样检测要求。然而公众对新标准的最终实施情况仍持观望态度。专家指出,低标准可能导致低质量产品驱逐高质量产品,因此提高食品安全标准至关重要。这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同时需要重视消费者的声音和需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面对市场竞争的激烈态势,一些企业采取的策略却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令人担忧。当一些企业因为标准过低而不愿投入创新时,劣质的商品和服务就有可能驱逐那些优质、负责任的企业。这种情况在食品行业尤为突出,违法成本低,导致企业违法后赔偿的情况极为罕见。这让人不禁对食品安全感到担忧。在此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须加强”成为了公众共同的呼声。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一位官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即使是像思念、三全这样的相对优秀的企业,其产品也未能达到国家标准,这种情况十分令人担忧。食品安全本应是企业的底线,然而现如今,很多企业似乎对此并不重视,只关注生产数量而忽视了安全质量。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正在不断加强。已经意识到保障农产品和食品产量的也要承担一定的“安全成本”。财政投入正在逐渐向食品安全方面倾斜,同时也在提高标准后对企业进行培训和补贴。然而在国际上,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措施。在美国发生的沙门氏菌污染鸡蛋事件后,国会法律委员会更是强调必须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去年查办的问题乳粉案件中,对犯罪分子的量刑标准进一步提高。《刑法修正案(八)》的实施也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为了更有效地监管食品安全,专家们提出了多项建议。应不断健全法制,采取强硬措施严厉处罚违规企业,增加其预期成本并创造机会为守法企业提供更多的福利和资源;应将违法不整改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在媒体平台上公之于众,损害其市场信誉;通过奖赏等手段鼓励知情者提供相关信息并积极嘉奖守法企业,严惩违法企业。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有信心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