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起粉尘爆炸事故,警惕高风险环节与管理漏洞
在工业生产线上,粉尘爆炸事故的危害性极大。近期发生的两起事故,再次为涉爆粉尘企业敲响警钟。以下是关于这两起事故的详细及建议。
一、常州燊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1·20”较大粉尘爆炸事故(2024年1月20日)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的常州燊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一场突如其来的粉尘爆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外壳打磨、喷砂等工艺,但在作业过程中未按设备设计要求作业,导致铝合金粉尘大量积聚。应急处置不当,引发了爆燃蔓延。这场事故不仅造成了8人死亡、多人受伤,还带来了高达一千四百多万的经济损失。事故背后,暴露出企业恶意隐瞒生产活动逃避监管、属地和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等问题。目前,已有企业负责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部门公职人员也被追责问责。
二、青岛仟佰味食品配料有限公司粉尘爆炸事故(2025年2月15日)
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青岛仟佰味食品配料有限公司,一起淀粉粉尘爆炸事故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在企业搬迁后自行组装新设备的调试过程中,由于调试过程中粉尘爆炸风险未有效控制,加上厂房设计及粉尘防爆措施的缺失,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这两起事故都指向了共性风险和高风险环节。设备调试和技改过程中的违规操作成为了事故的关键诱因。淀粉、铝合金等可燃性粉尘在密闭空间中易引发爆炸。企业管理漏洞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监管盲区等。尤其是对于那些租赁厂房、夜间作业的场景,更需要加强排查和管理。
针对这两起事故,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企业需建立粉尘防爆专项管理制度,定期清理积尘并配备抑爆装置;监管部门应强化对涉爆粉尘企业的动态监管,严查违规技改和夜间隐蔽生产行为。只有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确保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这两起事故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希望所有涉爆粉尘企业能够深刻吸取教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排查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