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安宁疗护-让患者尊严离世

安宁疗护:道出生命的谢幕之美

安宁疗护,让生命的终点旅程充满温暖与尊严。在这里,患者得以从容完成道谢、道歉、道安、道别,让生命的终点不带遗憾,让亲人的心中不留愧疚。

安宁疗护的理念,是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理疗师及心理师等组成的团队服务,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在减少患者身体疼痛的更关注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患者“灵性照护”。这是央视《新闻调查》一期节目的主题——“请让我这样离开”。

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对于那些疾病晚期的患者来说,能否在告别这个世界时,让自己和亲人都能在感激中享受彼此的时光,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期盼。医疗的本质不仅是治愈,更是安慰。面对重病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濒临死亡的患者,我们医生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但安宁疗护,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帮助患者和家属面对这一困境的良方。

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形神永恒的民族,面对死亡,我们往往措手不及。安宁疗护,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患者消除内心的冲突,妥善处理与亲友的道别,实现患者的一些特殊心愿。这是一种医疗行为,而非简单的等待死亡。

以俞琦和他的父亲为例。父亲被查出患有神经源性尿潴留,后发展成尿毒症。在病情终末期,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无法说话,每时每刻都忍受着身体的煎熬。这种痛苦,几乎是所有病情发展到终末期的患者都要经历的。在生命的倒计时中,父子之间的缘分即将结束,但却在恐怖的无声中即将告别。

安宁疗护,就是帮助这些患者和家属面对这样的时刻,让生命的告别变得更加美好。通过赞美患者的人生,让他感觉不枉此生,了解他的愿望,把他的亲友带到床边,听到他想听的话,实现他的一些愿望。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和家属都能在感激中告别,让生命的终点变得更加温馨和有意义。直面死亡:我们的无力与希望

在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的病房里,护士长郑莹见证了无数像俞琦父子那样的挣扎。每一个肿瘤病人的身体都在走下坡路,伴随着焦虑与抑郁,他们无法坦然面对死亡,生活在恐惧之中。郑莹自身也深受这种氛围的影响,产生了职业倦怠。她说:“我们陪伴他们度过每一天,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我们的无力感,无法用言语描述。因为生命太脆弱,我们的帮助有时显得微不足道,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

当医疗技术遇到极限,死亡不可避免地降临时,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医护人员,都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困扰。郑莹坦言:“我深刻理解‘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背后的疲惫和纠结。我们有时也想过放弃,如果我们能在疾病过程中,除了护理和治疗,还能在病人和家属的心理上给予帮助和支持,那将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事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宁疗护应运而生。2012年,郑莹和宁晓红医师前往台湾参加安宁疗护培训。这次培训让他们深受触动,郑莹说:“在台湾的两周培训,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死亡和生命。”台湾的安宁疗护模式注重控制疼痛和相关症状,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交和精神需求,旨在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

安宁疗护的理念起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逐渐在全欧洲发展为社会运动。全球医学界针对绝症患者,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展开个性化的安宁疗护。包括志愿者团队、心理辅导师、营养师和宗教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这段困难时期。

台湾是安宁疗护发展的先行者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安宁疗护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在2000年由立法机构颁布了相关条例,保障其在各地的推广。目前,台湾已有52家医院为终末期患者设立了安宁疗护病房。这些专业的医护人员、成熟的志愿者和义工团队共同努力,帮助患者控制症状、抚慰心灵。

当生命成为一首有限的乐章,我们是否可以选择一道我们想要的风景来告别?安宁疗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在这里,我们不仅治疗身体,更关注心灵;我们不仅陪伴病人度过难关,更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保障与慈善基金系统为台湾的患者们提供了资金支持,使他们能在生命的旅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安宁与温暖。在这一人文关怀的理念下,我们看到了像绍兴市人民医院院长郭航远这样的引领者。

郭航远院长对于安宁疗护有着深刻的见解:“现代医疗技术如同飞速发展的列车,我们称之为技术性失语或技术性的裸奔。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意识到人文精神的缺失。安宁疗护正是人性化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回顾‘hospital’这个单词的起源——‘hospice’,它承载着临终关怀的深意。如果一家医院未能提供安宁疗护服务,它又怎能称之为真正的医院呢?”

与此宁晓红在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内科病房工作,这里的病人大多是终末期患者。尽管外部条件尚不完备,但她依然从自身做起,为病患们带去更多的舒适与关怀。

“我尽我所能,积极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症状。在查房时,当问及患者的感受,如果他们说疼痛难忍,我会详细询问疼痛的性质和程度。若药物调整后仍有效果,但持续时间不足,我们会及时调整用药频率。比如,若患者表示吃完药疼痛有所缓解,但药效仅能维持数小时,我们便考虑将药物服用的间隔时间缩短至8小时一次。一切的努力,只为让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过得更加舒适。”宁晓红分享道。

这两位专业人士以自己的行动和理念,诠释了社会保障与慈善基金系统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文关怀的理念,为患者带去温暖与关怀,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社会的支持与关爱。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