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广东省社保局查出787名去世者冒领新农保

新农保:中的挑战与未来

近日,广东省社保局公布了一系列关于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计数据,引发了公众对新农保制度运行中的问题的关注与讨论。数据显示,新农保试点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复参保、死亡人员领取养老金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揭示了制度设计上的漏洞,也反映了农民对于新农保的认知与心态的复杂性。

引起广泛关注的是重复参保和领取双份养老金的现象。据广东省社保局透露,已经查出了58人存在重复领取养老金的情况。这些人主要是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他们在城市已经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保),但户口仍在农村,在新农保启动后也参与了新农保。对此现象,广东省社保局已经采取了措施,停发了这些人的农保待遇。这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农民工社保政策的进一步思考。专家们认为,随着农民工流动性的增强和城乡社保制度的衔接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保政策,确保农民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新农保试点过程中还出现了死亡人员领取养老金的奇怪现象。据广东省社保局核查发现,居然有787名已经死亡的人被发现在新农保名单中,并享受着养老金待遇。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可能是基层工作人员在办理新农保时的疏忽,另一方面也让人对制度设计的严密性产生了质疑。这种情况的出现无疑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同时也损害了新农保的公信力。对于这种情况,广东省社保局已经开始核查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这也提醒我们,在新农保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制度设计,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

新农保的制度设计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新农保的制度设计相对复杂,很多年轻人对新农保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其参保积极性不高。对此问题,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农保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新农保的制度设计,使其更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

新农保作为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挑战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农民的需求和心态,不断完善新农保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机制,确保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佛山大学理学院的闵小宝博士对于新实行的普惠制基础养老金制度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的方式,不仅引入了一种激励机制,让农民有动力参保,而且能够有效避免社保资源的滥用。制度的顺利运行也面临挑战。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农村地区的年轻人来说,新农保的利益直观体现并不明显,因此他们参保的积极性不高。这就形成了一个现象:子女的参保意愿直接影响到父母的养老金领取。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些子女不愿参保,甚至影响到父母的养老金领取资格。例如,李铭和她的哥哥不愿意购买新农保,导致她的父母无法享受到国家的基础养老金。这种情况在许多试点县普遍存在。国务院的规定指出,已年满60周岁的农民可以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一规定在某些地方被强制执行成“家庭成员捆绑缴费”的形式,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负责人承认,新农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年轻人倾向于不参保的问题,导致资金流不平衡。一位参与新农保政策制定的学者透露,关于捆绑式参保的条款曾引起争议,多位学者认为这违背了新农保“自愿参加”的原则。

李珍教授和郑功成教授都不赞成这种捆绑式参保的方式。他们认为,新农保应该是自愿参与的,将子女的参保与父母的收入捆绑在一起,在理论上使得子女的参保变为强制性,实际上降低了新农保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广东这样的富裕地区,应该率先突破这一制度缺陷,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这一政策的好处。

专家们在如何解决新农保面临的其他问题时也提出了建议。例如,建立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参保人数的生存验证,防止养老保险中的“死魂灵”问题。他们还指出,应该加强制度性建设,以更有效的方式管理和发放养老金,确保养老金的安全和合规使用。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以确保新农保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

新农保制度的实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但、学者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期让这一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朋友。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相信新农保将会为更多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强化生存认证,避免新农保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发生

为杜绝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发生,广东省社保局采取了严格的生存认证措施。每年从5月1日至6月30日,该局都会广泛展开领取新农保待遇人员的年度生存认证工作,并对认证结果进行公示,确保公平透明。

“数据比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林白桦介绍,各试点县(区)与有关部门定期进行人员信息比对,从公安、民政、火葬场或村委会等方面获取当月减员名单,确保信息的实时准确性。

为了从制度上避免冒领养老金事件的发生,省社保局还设想让农保参保人死后领取丧葬费,养老保险关系随之自动结束。这一举措旨在防止养老金的冒领现象。

尽管有这样的制度设计,但新农保推广后仍然面临一些问题。管理经办机构和人员的不足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矛盾。尤其是在提速之后,这种矛盾更加尖锐。有时即使知道某些环节可能会出问题,但由于人手不足,难以有效执行。据了解,全省社保机构编制人数与城保五险参保人数之比超负荷运转问题已困扰社保机构多年。

以梅州市平远县为例,新农保的日常管理工作需要增加大量的人员。整个广东的乡镇承接新农保工作,需要在镇、县一级增加社保人员约2人,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约为1.5亿元。这也反映出新农保管理面临的挑战。

更为棘手的是,当发现养老金被冒领或重领时,追缴的执行成本非常高。农民往往居住在远离城市的村落,追缴工作耗时耗力且效果不佳。尽管冒领的金额可能并不大,但追缴成本往往超过冒领金额本身。

在实际操作中,省社保局的经办人员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尽管农民在被指出冒领养老金后,往往会主动要求退还现金,但社保局却不能直接接受现金。按规定,社保局只能进行核查,追缴工作由行政部门负责,而且缴钱必须打入社保专用账户。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建议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延伸至新农保领域。应尽快建立新农保制度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连通。广东正在新农保基金管理的新模式,实行省级集中购买服务的社、银合作模式,利用金融机构的管理系统和服务网络破解新农保经办之困。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农民参保更加便捷,基金审核更加高效。

通过强化生存认证、数据比对、制度创新以及新的管理模式等措施,广东省社保局正在努力防止新农保养老金的冒领现象的发生,确保每一位参保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