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在经贸、科技等领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和合作,不断达成多项阶段性协议,共同推动后续合作。以下是关于这些关键协议及其动态的梳理:
一、经贸领域的新篇章(2020年)
中美两国于2020年1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经济贸易协议》。这一协议涵盖了知识产权、技术转让、农业等九大领域,标志着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协议明确规定美方将分阶段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同时中方将扩大自美国的进口规模。这一协议的签署被视为缓解贸易摩擦的重要进展,并通过建立双边评估机制来推动执行。
二、科技合作的延续与创新(2024年)
2024年12月,双方续签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并延期了五年,继续延续了45年来的科研合作传统。这一协定聚焦基础领域的合作,为双方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协定并未涉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敏感技术,反映了美国在某些关键领域依然对华保持限制。
三、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2021年)
在COP26期间,中美双方达成了《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宣言中,双方同意建立气候行动工作组,并承诺加强减排合作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这一行动展示了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共同责任和决心。
四、当前的动态与挑战(2025年)
近期,美国单方面将关税加征至20%,并对第一阶段协议的履行情况展开审查,引发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宣布限制与美国的合作,强调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单边施压谈判。尽管美国财长贝森特曾提出与中方通话讨论贸易协议,而特朗普也释放出达成协议的积极信号,但中方始终坚持平等对话的立场,并未给予明确的回应。
中美阶段性协议呈现出“成果与分歧并存”的特点。后续磋商受到美国政策反复及技术遏制策略的影响,双方在核心利益上的博弈将持续影响合作进程。尽管如此,双方仍然需要共同努力,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推动合作的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