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理想之城》豆瓣7.7分 孙俪近十年口碑最好?

《理想之城》豆瓣7.7分,是孙俪近十年来主演作品中,评分最高的一部。

但在收视率和热度方面,却是她近十年来最差的成绩。

大家都在批评国产职场剧悬浮、狗血,但当一部职场剧真正放弃了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观众基本盘好像又没了。

《理想之城》恰好处于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尴尬境地。

它的确拍出了不一样的职场,但又没那么出色。比起《觉醒年代》《山海情》这些9分佳剧,7.7分可能并没有好到可以逆袭市场。

同时剧本又剔除了狗血、社会痛点等最大公约数,导致受众过于圈层化。

当年轻人对剧中真实且压抑的职场感同身受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可能只想好好放松一下。

01 与人斗,其乐无穷

没有霸道总裁爱上我,没有奢华大房子,《理想之城》难得地拍出了国产剧中少见的真实职场。

如果说《我在他乡挺好的》中的真实来自接地气的打工人,那么《理想之城》则找到了职场剧的另一种真实打开方式——权力斗争。这是一出职场版的《甄嬛传》。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观看《理想之城》的乐趣正是来自于剧中角色之间的内斗——利益交换、多方博弈、千层套路,处处都透着算计得失利弊的精明。

但《理想之城》中的斗争,还指向了一组亘古不变的矛盾——激进派和保守派的斗争。

孙俪饰演的苏筱是典型的激进派。她胆子大,不怕冒风险,敢于砸烂旧世界,建立更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秩序。

比如她做生意不看人情,一切从公司利润出发;面对超出公司能力的大体量项目,冒着赔付的风险也要上。

种种冒进的做法触动了很多保守派的利益。

苏筱的前直系领导陈主任就是典型的保守派。他接近退休的年纪,安于现状,比起能干的下属,更愿意提拔听话的下属。

在公司中,像陈主任这样的保守派还有很多。他们多来自管理层,主要目标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喜欢说的话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方是想要和时代齐头并进的年轻人,一方是计较得失、默守陈规的老年人,苏筱和集团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是贯穿《理想之城》的主线。

在两派势力的权力争夺之下,职场中各种复杂的人情世故也一一呈现,堪称职场厚黑学指南。

在公司的人事变动中,比起事实和能力,更重要的是站对队伍。

就算你凭借实力当上了领导,也可能因为资历不够而被架空。

诸如此类的潜规则还有很多,正如于和伟饰演的老板所说:“职场不是电视剧包青天,除了对错,还有利弊。”

《理想之城》另一真实之处在于人物。几乎每个角色都很鲜活,编剧并没有为了服务女主角的成长,就故意塑造一个脸谱化的“坏人”。

实际上,剧中并没有所谓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罢了。

陈主任给苏筱使绊子,是想保住自己的位子;集团的人力主管拒绝聘用苏筱,是觉得苏筱曾经企图举报集团,不忠心。

在真实世界中,黑与白、好与坏都太过苍白无力。

02 收视遇冷的背后

这几年很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口碑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在《理想之城》这儿,口碑好像并没有转化成收视率。

前10集收视率一直在0.5到0.6之间反复横跳,播了快30集才勉强破1,但依旧被《扫黑风暴》压了一头。

内部矛盾是《理想之城》出师不利的重要原因。很多观众都说这部剧渐入佳境,但“渐入佳境”也就意味着前期不太行。

作为海报的C位,孙俪这次的表现并不能让人满意。

她的年龄不太符合剧中女主角的人设,强行演年轻人实在有些违和感,前半部分的表演比较浮于表面,刚开播就劝退了一部分观众。

在本剧唯一大女主没有留住观众的同时,剧情也比较慢热,前几集看下来并没有那么吸引人。

《理想之城》选择的切入点是建筑行业,女主角的职业是比较小众的造价师。

对于身处建筑行业的观众来说,《理想之城》不够专业——“造价师为什么要关注工人讨薪”、“安全事故为什么要造价师背锅”……

而对于行业外的普通观众来说,《理想之城》又过于专业。第一集出现了很多专业术语,但无论是建筑行业还是造价师,都离观众的生活太远,难以代入。

剧中涉及的人物众多,且各公司、集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观众把角色和演员对上号就得费不少功夫,更别说记住人物关系了。

就连孙俪本人都在采访中说:“人物很多,我一开始真的是好像对菜单一样,我也是认了半天。”

而在观众人还没认全的前几集中,各个角色就轮番登场,开会、勾心斗角,让人难以入戏。

要问短视频时代,观众最缺的是什么?反正耐心肯定不太有。短视频前三秒不好看就会被无情划走;一部剧的前三集还没能抓住观众眼球,在不能快进、倍速的电视机前,很难不换台。

尽管剧情从第五集开始渐入佳境,但观众可能已经没有耐心等“真香”了。

错过了黄金开局之后,《理想之城》后续的剧情中则缺乏强烈的戏剧冲突和话题度。尽管大家都称赞《理想之城》中的职场很真实,但对于市场来说,这并不讨喜。

都市剧的收视密码,可能还得看强戏剧冲突,也就是俗称的洒狗血。

虽然大家平常都说都市剧狗血浮夸不爱看,但身体还是挺诚实的。回过头去看,无论是主打独立女性的《都挺好》,还是聚焦女性群像的《三十而已》,最后都变成了骂渣爹、抓小三,但话题度一个比一个高。

包括孙俪上一部收视年冠《安家》,打着职场剧的旗号,探讨的全都是民生问题——房产证该不该加儿媳妇的名字、为了买房假离婚等等。

而《理想之城》的收视高峰出现在什么时候?女主闺蜜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被父母拿去给弟弟买房子了;男女主开始你侬我侬地谈恋爱了。

比起大女主升职记,比起真实但压抑的职场《甄嬛传》,电视机前的观众更爱看的可能还是家长里短。

实际上,《理想之城》曾经有过“捷径”。

在一次采访中,编剧周唯透露,《理想之城》最初确定主创团队时,被认为戏剧冲突不够、闲笔太多,甚至有人建议将剧情改成女主“深入敌营替父复仇”,戏剧冲突这不就来了嘛。

直至剧本到了现在的导演刘进手中,他保留了那些被建议删除的生活化细节,保留了真实的职场斗争,最大程度去狗血化,最后热度拉胯了。

这仿佛一个恶性循环。洒洒狗血比认真打磨剧本的成本更低,结果就是职场剧变成谈恋爱,都市剧变成抓小三,爱情剧变成工业糖精,屡试不爽。

剧中的苏筱用新秩序砸烂旧世界,而《理想之城》的出现本身也是一种“新秩序”。

如果还有人愿意冒着风险,跳出舒适区,放弃狗血、煽情、社会痛点,拍一部没有爆款先例的权谋式职场剧,也许它没那么完美,在市场上没那么成功,但仍然值得鼓励。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