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缄默症并不少见,却极少人了解。选缄者自在时很正常,但一焦虑就当机、有口难言,身体冻住、僵住,甚至陷入恐慌。常见的典型是在家多话,却在校不语,判若两人。每140位孩童便有一位选缄,愈早帮助愈易痊愈,但却常因不了解、忽略,而延续至青少年、成人,衍生惧学、社交焦虑、忧郁等。
选择性缄默症 首次应考方式圆梦
2017年会考,患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小皮,得以在原校仿真考位置应考,创下台湾特教史首例,否则将科科零分。甫出版的台湾选缄者自述第一本书《不说话的女孩:虽然我们有选择性缄默症,但是有话想说》提到,作者无法口试、笔试也会冻住、晕眩,幸而以繁星考上梦寐以求的科系。
在大学考招制度的争议中,特殊孩子的妈妈担心的不是「考得好不好」或「有没有鉴别度」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考」、「考上后能不能念」。其实,资源稀少不只发生于偏乡,特殊孩子学习之路也很坎坷,因此考出同样的分数,背后的意义却不同。如同肢障、视障等,隐形的情绪障碍同样需要调整考试和上课方式,才有机会求学、圆梦。
教育制度因材施教 应考方式因人而异
升学或许微不足道,而制度的支持意味着「仁爱灌溉着每一位对世界感到好奇的孩子」。即使是简单的制度微调、特殊措施,都有超乎想像的力量,请给特殊需求的人们一点机会,发觉自己也能够做到的欣喜是火苗,感受到环境的友善是炭,可以点燃暗夜中的希望之光。
「我们都一样,不论可不可以说话,不论有什么样的生命课题,都可以爱人与被爱,这是生而为人的天赋。」期盼在台湾,不管任何表达方式,书面、口语或辅具,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才华、贡献社会。诚心期盼大学在促进社会多元、阶级流动的努力中,也考虑到长期受到忽略的选择性缄默症孩子。
加入【健康医疗网】,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healthnews 该文章《选缄症的孩子 应试权应平等》由网友『余恨深情.』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