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康乃狄克州校园枪击案造成28人死亡,外电报导自杀的20岁枪手,患有温和形式的自闭症-亚斯伯格症,不过国内外专家均强调,这类患者虽社交能力较差,但不代表容易有蓄意暴力行为。,要预防怒气少年铸下大错,管教方式格外重要,医师呼吁要以同理心来沟通,才不会将暴力当作宣泄出口。
要预防怒气少年铸下大错,管教方式格外重要,医师呼吁要以同理心来沟通,才不会将暴力当作宣泄出口。
根据美联社报导,这名枪杀母亲以及到校园疯狂开枪的枪手,曾被诊断有亚斯伯格症,不过俄亥俄州哥伦布心理学家巴特尔指出,这类患者虽然社交能力差、不擅于表达,情绪上可能比一般人容易暴怒,但不等于会出现这种计划性的蓄意暴力行为。
三总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叶启斌也疾呼「千万不要因为单一个案,污名化亚斯伯格症!」他强调暴力行为就是不对,没有任何疾患有理由可这样做,面对现在青少年不会控管情绪的问题恶化,外界应该重视如何防患未然,而不是对某个疾病贴标签。
叶启斌医师指出,相较于有些情绪控制不佳的青少年,一不顺心就容易外显出怒气,某些疾患的或人格的青少年,包括亚斯伯格症、有社交焦虑者、退缩性人格,常常有独特的「地雷区」,也就是做事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如果硬要他改成跟一般人一样,很容易产生冲突,加上不善于表达情绪,导致情绪累积在心里。
叶启斌医师表示,预防青少年以暴力做为宣泄出口,就是要适时处理他们的情绪,不论对一般孩子或有特殊精神疾患的孩子,用同理心去关心与聆听很重要,教导他们学习控制与正确纾解怒气;尤其当知道某些疾患的孩子有特殊的地雷区,更要有包容力去引导他,也才能协助他们提升原本就弱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