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的求职潮来了!社会新鲜人求职不容易,「毕业即失业」已见怪不怪,为了找到工作,大多数毕业生已经将「求职」视为长期抗战,有些人甚至在毕业前就狂洒履历。
至于最难启齿的「工作待遇」,今年新鲜人倾向「自贬身价」。今年1111人力银行针对新鲜人与企业主最新调查发现,新鲜人预期月薪只有2万2~2万4,相较于企业主愿意付出的薪水,还少了1534元。
要获得面试机会固然是一场争夺战,谈薪水才是最重要的战役。谈,怕自己价码开太高,丧失录取机会;不谈,又带着问号与委屈工作,请抛弃这种旧思维吧!该如何谈薪水?准备好4大策略,加上专业实力背书,你可以对身价发挥更积极的影响力,为老板与自己创造出双赢的局面!
谈薪水大策略
获取报酬自然是一般人工作的目的之一,但「谈薪水」谈何容易?在鼓起勇气向主管提出调薪要求前,《Cheers》汇集专业智能,助你一臂之力。
没有人会反对工作是为了赚取报酬,曾几何时,谈薪水却变成工作里最难开口的一件事。你心里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按公司规定」难道真是唯一的标准答案吗?
美国人力资源顾问公司Careerbuilders.com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875位接受调查的人力资源主管中,60%表示会在面谈时对薪水保留一些弹性,只有30%说绝对不能调整,其余10%要视对方的态度而定。
一个研究机构Society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的调查则发现,高达80%的人力资源主管是愿意跟面试对象好好沟通薪水的。他们甚至并不排斥要进行一点「谈判」。
在台湾,企业界对于上班族主动谈薪水的态度也正在改变。
「转职谈薪水就像在比稿,study hard最重要,」富恒国际公司总经理黄维纶有一个生动的譬喻。所以她从不会先入为主,在对方身上打个大叉,反而很「专业」地建议「主管喜欢什么?有没有其他候选人?打听得愈清楚,对自己愈有利。」
不景气更要学会包装自己
黄维纶遇过最会谈薪水的应征者,发生在她在奥美公关担任业务总监的时候。对方不但知道黄维纶要找有什么样经验的人、有多需要人,也知道应征职务的薪资上下限,,提出期望待遇恰恰是该职务的最高薪资。
「她的经历既符合我们的条件,信息又掌握得那么清楚,我们也只有给啰,」黄维纶说。反而是她自己,回想最近几次转职,开出的条件都被「杀」成期望待遇与原薪水的中间值,「没办法,谁叫我不先做功课呢?」黄维纶俏皮地调侃自己说。
持平地说,「会吵的人有糖吃,在谈薪水这件事,不能说是100%对,」德硕管理顾问公司副总经理黄于峻,本身参与过许多企业的薪资制度规划,「但对你的薪水发出声音,我认为是正面的,至少你的主管会多纳进一个考虑的因素,」他反映出很多企业经理人的共同看法。
最近2年,台湾人力市场薪资水准低迷,懂不懂得谈薪水,变成一种重要的指标不景气的时候,你更需要具备包装自己的能力。
过去每转换一次工作,通常可以预期有10~20%的薪资成长。但长期在猎人头公司经纬智库负责高端主管薪资谈判的协理周芳瑜观察「台湾这几年的薪资水准持平,甚至有不升反降的情形。」除非是应征特别赚钱的公司,或者是拥有市场上少有的经历,否则现在大多数的高端主管在转职时,薪水几乎都没什么调升。
尤其是外商在台湾的规模不断缩小,高端主管的工作量和责任也变得比以前小,企业不免认为,用便宜的价格,寻找降一级的人才就足以胜任。
即使如此,周芳瑜仍然曾看过一位高科技公司的财务长,在面谈时将雇主求才时开出的年薪200~230万元预算,谈到了300万元的高水准,不仅远出乎企业原有的预算,更大大超越了市场行情。
当企业与员工的关系逐渐脱离传统上对下雇佣,逐步走向平等互惠,其实你对薪水可以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企业也未必全然不能接受。重点是「谈薪水,请给我一个更好的理由。」
给我一个更好的理由
对此,安捷伦科技人力资源处副总经理卓胜国有一段亲身体验。
他曾与一位学经历非常优秀的应征者面谈,当问起应征者对未来的期待,对方开门见山地就说「我希望在3、5年内买房子,而且不必贷款,我很多在竹科上班的同学都可以做到,我认为我也能够做到。」
卓胜国算了算,对方希望5年内在安捷伦赚800万到1,000万,换算成月薪后,安捷伦实在很难点头。
最关键的问题是「假如你原本年薪是70万,现在开口要100万,你要告诉我,多30万的理由是什么?」在对方无法提供极具说服性的理由下,卓胜国只好舍弃延揽他的想法。
先做再说
除了在面谈当下,要清楚表达自己的市场价值,对上班族来说,应该建立另一种积极的认知争取合理的薪资,是一个长远的目标,第1次没谈成,不代表就要放弃。
Yahoo!奇摩电子商务事业部副总经理洪小玲就是一个精采的例子。目前她执掌Yahoo!奇摩最热门的电子商务事业部,是Yahoo!奇摩第2位女性副总经理,也是总经理邹开莲的手下大将。
「薪水不是我选工作的唯一考量,」洪小玲说起话来一贯温温柔柔,语意却总是笃定「但我相信一个人对薪水要相当程度的满意,工作上才会有好的表现。」
7年前,洪小玲为了进入她非常有兴趣的网络产业,选择舍弃原来的高薪,毅然加入奇摩。
洪小玲说当时薪水至少掉了10%以上,加上原本在美乐啤酒的职称虽然是行销经理,但职阶已经等同于总经理,不但在地位上与美乐啤酒其他国家的总经理平起平坐,还有配车、健身俱乐部会员等许多福利,零零总总加起来失血真的不少。
但要是以为洪小玲为了自己的兴趣,放弃高薪后只是被动地顺应低薪环境,那就错了。
她以实力争取发言权。进入奇摩后,洪小玲以亮眼的表现迅速晋升为主管,然后她以公司的立场出发,提出某些层级的主管薪资在业界不够具竞争力,主动建议公司调整薪资水准。
经过整体评估调查后,洪小玲的想法得到公司认同,所以Yahoo!奇摩整体调升了某些层级的主管薪资。洪小玲不只为自己争取了薪资,也让更多的同事同样享有了更合理的待遇。
要提高谈薪水成功的机率,其实只有一个关键就是准备。所谓的准备,包括技巧的准备,也包括信息的准备,以及谈判万一破裂,做好接受现况或是走人的心理准备。
做好信息准备,研判情势
不同文化的公司和不同风格的主管对于谈薪水的反应不一,且差距甚大。所以第1步,一定要事先了解企业的现行做法与文化。
譬如,在制度健全、薪资领先业界的大公司,就不太有谈薪水的必要。
「在我们2千多个员工里面,开口要求加薪的,一年大概不到3个人,」执掌台湾大哥大人事与薪资的副总经理庄财安也强调「表现好的,主管都会主动帮他们争取加薪。」
而在本土企业,谈薪水的气氛较保守,开口前就要小心斟酌。
在中华汽车服务20多年的人资部资深经理黄得超笑说,主动提加薪在外商或许司空见惯,「但本土的企业听到这种需求的时候,可能会比较不习惯,因为不好回答,也有点像摊牌的感觉。」
「如果你真的很够实力,不用开口,搞不好老板就主动加薪,但如果你错估形势,觉得自己很有行情,搞不好老板本来觉得你还可以,以后就觉得你爱斤斤计较,」黄得超道出了一种本土企业主管的思考方向。
推荐活动上班认真,下班充实!马上留下你的省道手记,还有机会抽iPad2!>>
(本文引用自《Cheers杂志》75期〈2007拉高思考谈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