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我在本专栏写了一篇「鱼目混珠的文化」,以一本介绍古玉的书为例,说明我国社会缺乏求真的精神,因此养成一种是非不明、真伪难分的乡愿风气。发表之后,因为指出的事实有争议性,且为大家有兴趣的古玉,颇引起若干媒体的兴趣,虽然他们对文化的问题不一定有共鸣,可是后来大家都打退堂鼓了。
<span class=’Doc’>真伪的态度
</span>
我并没有为此感到失望。写文章多年,有感于社会、文化的百态,不免慨然落笔,以尽知识份子的责任,并不期望任何回响。可是这次经验使我反省,观念的沟通确实是很困难的,社会大众对于任何争议都可能发生兴趣,但并不表示对真实的寻求发生兴趣。一个写文章的人写出自己的看法,能说服读者照他的议论而决定真伪吗?这未免太天真了。
使我感触良深的,并不是我个人的「权威」是否被怀疑的问题,而是社会大众对辨别真伪所持的态度问题。在多元社会,对任何事物都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因为看法的分歧,就失掉追求真实的勇气,反而以不涉是非圈的态度处之,就是文化病态了。这就是某甲对,某乙也对,某丙也不错的乡愿文化。这样的文化气氛中,要认真的谈现代化实在太困难了。
辨别古玉的真伪是一门学问,但也不是十分艰难的学问。至于在学问之下的一般经验,可以说是很简单的。无奈社会爱玉的大众,习于以耳代目,不肯深究,才予商人可乘之机。由于购买的群众轻信而不挑剔,商人乃信口雌黄,不感受任何压力,因此以讹传讹,居然形成一套伪玉的学问。如果我们是一个勇于摘掉假面具、明辨是非的民族,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我们难道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民族吗?
<span class=’Doc’>人际关系的假面具
</span>
鱼目混珠文化的形成,辨别真伪的能力问题不大,虚伪的笑容才是问题之所在。中国文化的人际关系间有一个假面具,就是不肯表达真实的意见。一个成熟的中国人就是不说真话的人,在人群中只跟着大家一起点头,把真话放在心,因为当面否定别人的看法,不但容易被认为傲慢无礼,而且会被人报复,这个每天可见的笑容,把真实完全掩饰起来,构成一个合乎道德标准的欺骗所包装而成的世界。
在古玉的世界,我是一个旁观者。我常常感觉大家说话太少,放在心的话太多;提问题的人太少,空虚的赞美太多。这完全反映了社会的虚骄的风气。久而久之,大家都养成只爱说假话,也只爱听假话的习惯,无端的放弃了求真的契机。
也许你会说:「古玉,玩物而已,即使不辨真伪,何至于自此妄加推论到中国文化!」可是真伪不辨的习惯,确实会形成一种只重面子、忘掉子的民族性,甚至会反映政府的制度上。
举例说,公家机关买东西,数量不多时可以不必经过招标。这是方便作业,增加效率的办法,非常合理。可是在这办法中却规定要有三家的报价单,以证明所购物品为访价最低之报价。
我们都知道,要三家报价,其意义与公开招标无异。在进程上不公开,而有三张报价单,照常理推断,其中必然有假。报价单代表形式上的合法性,「假」则是实质。因此习惯与公家做生意的商家都准备好互相支持的同业,必要时可以迅速取得报价较高的另两张单子,以完成合法手续。整个过程就是一连串虚伪的笑容所组成的。
<span class=’Doc’>求真的精神
</span>
为公家办事,经授权自行采购,在上者应基于信任,在下者应忠诚从事。所谓忠诚,乃以他个人最佳的判断,以最有利于国家的方式办事,购买到最适当的物品。最佳的判断就是求真的精神,基于良知所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但在精神上是正确的。决定自某一商家购买,也许基于时间的迫切性,没有选择的机会,也许因为规格特殊,品质要求,必须做此选择,甚至也许纯然因为信息不足,所知商家太少。然而其判断乃基于良知。信任与尊重可以启发良知,因此激发道德的责任感。
然而我们不习惯这种求真的精神,却以合法的外表来掩饰非法的行为。在三张报价单制度下,凭良知做事的人与贪渎舞弊的人就扯平了。这就是和稀泥。中国人生活在这种不真不伪、亦真亦伪的文化环境中实在太久了,直到今天还没有勇气把这张笑脸撕破。
所以我常常鼓励少数真正懂得古物的朋友说真话。如见到膺品应铁口直断的说,越是人多的场合越应该说。可是我也了解社会的压力使他们无法开口。这样下去,期待一个朝气蓬勃的现社会如何可能?(作者为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