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正处在生长阶段,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容忍度和成人不同,因此用药方式也存在差异。面对药店里琳琅满目的药品和广告中可能存在的误导信息,专业药师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确保儿童能够合理用药。
在应对感染性疾病时,首要任务是明确感染源。如果是细菌感染,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谨慎使用抗菌药物,否则可能使病情恶化,甚至引发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区分细菌和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并不需要同时使用抗菌和抗病物。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应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一旦开始使用,必须确保药物剂量足够、疗程足够长,以彻底消灭细菌。家长应避免盲目认为抗菌药物越贵越好,而应配合医师采集相关标本(如血、尿、痰、便等),根据细菌敏感性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必须有医生的处方,绝不能凭症状或经验给孩子使用剩下的抗菌药物。
对于普通感冒,并不需要依赖抗病物。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效抗病物。过度服用抗病物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有些复方感冒药中含有金刚烷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普通感冒引起的鼻病毒等并无疗效。家长在选择感冒药时,应避免同时服用多种复方感冒制剂,以免导致药物成分超量,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在退热药的选择上,对乙酰氨基酚是儿童最常用的退热药,可以口服或直肠给药。布洛芬制剂也是儿童退热的首选药物,但注意不可联合使用。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退热药成分,因此没有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切勿自行搭配“感冒药+退热药”,以免导致药源性肝损伤等严重后果。
治疗腹泻并非单纯止泻。是否需要用药取决于腹泻的原因。如果是细菌感染,必须使用抗菌药物。如需要联合使用吸附类药物(如蒙脱石散)和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需注意用药顺序和间隔时间。应先服用吸附类药物清洁肠道,再调节肠道菌群。这一过程中的用药顺序和间隔时间必须遵循医生的建议,家长不可自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