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们不仅是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可能与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及脑卒中紧密相关。不少高血压患者也会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那么,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是否会影响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呢?
确实,在常用的五大类降压药中,有一部分药物可能会使血尿酸升高。例如,噻嗪类利尿剂中的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它们会减少尿酸的分泌,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上升。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这类利尿剂是禁用的。而对于没有痛风病史的单纯性高尿酸血症患者,虽然噻嗪类利尿剂并非绝对禁忌,但并非首选治疗药物。通常只在其他药物治疗后血压仍无法达标时,才会考虑将其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药物。
那么,有没有降压药能够降低血尿酸呢?答案是肯定的。在降压药中,氯沙坦——一种沙坦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药物,具有降低尿酸的明确证据。它能够抑制肾远曲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其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降低幅度约为8%-20%。目前尚未发现其他沙坦类药物具有类似作用。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一种钙离子拮抗剂,也就是常说的地平类降压药,也不属于利尿剂,并不会导致血尿酸升高。有临床报道显示,地平类降压药可能具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其中以氨氯地平最为显著。虽然这一发现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来证实,但至少氨氯地平不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对于高血压合并痛风的患者来说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择。
文章内容生动、深入、易于理解,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之间复杂关系的清晰视角,并探讨抗高血压药物对血尿酸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