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深入了解与剖析
在成年患者中,肺炎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一大表现。这类患者多数为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疾病形态从支气管肺炎、节段性肺炎到大叶性肺炎不等。半数以上的患者会有胸膜受累的现象,虽然脓胸病例较少。约八成的病例是由有荚膜的b型菌引发的,但仍有一部分是由无荚膜菌所致。疾病的预后取决于患者原有的健康状况,死亡率可高达30%以上。
除了肺部,流感嗜血杆菌还能引发脑膜炎。特别是在婴儿群体中,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间,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上升了6倍。成年人群虽然发病率较低,大约只有1%-3%,但近年来也有上升的趋势,有报道甚至已达到20%。大多数成年患者的脑膜炎都伴随有原发性病变,如鼻窦炎、肺炎、会厌炎等,特别是当头部有创伤或脑脊液泄漏时更易发病。
会厌炎主要影响健康年轻人。发烧和咽痛是该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为局部严重肿胀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曾有患者因此而在转诊过程中因气道堵塞而死亡。
这种细菌也能导致多种泌尿生殖道感染,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宫颈炎、阴道炎、尿道炎、产褥热以及新生儿菌血症等。
流感嗜血杆菌还能引发其他化脓性感染,如阑尾炎、胆道感染、蜂窝织炎、化脓性关节炎、鼻旁窦炎、炎、附睾炎和乳突炎等。
诊断该细菌引发的感染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除了临床表现,还需重视流行病学资料,特别是那些鼻咽部带菌率高的人群,如5岁以下的儿童以及老年人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病原学检查。应尽快进行细菌培养以及涂片检查,同时用ELISA检查血清中的特异性IgM抗体,用反向血凝查细菌。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从而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全身多部位感染,从局部到全身,从儿童到成人,甚至老年人都有可能受到感染。对于慢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更应警惕该菌的感染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