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一种常见且需警惕的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形成疾病,在日常生活里,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体中,是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它的发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积极预防。那么,脑血栓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血管病变是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高血压病伴随的脑小动脉硬化、血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脉管炎等也会对血管造成损害。这些脉管炎可能是感染性的,如风湿热、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等所致的动脉内膜炎,也可能是非感染性的,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主动脉、颈动脉的夹层动脉瘤等也比较少见。
血液成分的变化也是脑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血管病变导致的内膜粗糙,使得血小板容易附着在血液中,积累和释放更多的血清素和其他化学物质。当血液中的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等含量增加时,会增加血液粘度,减慢血流速度。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以及影响血凝固性增加的各种因素,都会使脑血栓的形成更容易发生。
血液动力学变化也是影响脑血流量的重要因素。血压的变化直接影响大脑局部的血量。当平均动脉压低于或高于一定范围时,由于血管本身的病变、管腔狭窄、自动调节功能失效,局部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会出现障碍。
通过对脑血栓患者与其他疾病患者的比较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史、心电图异常、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家族史、超重以及喜欢吃脂肪等食物,都与脑血栓形成有关。其中,高血压史、收缩压、体重指数和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是影响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而体育锻炼可以减少脑血栓的形成。
为了预防脑血栓的形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避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导致脑血栓的发生。脑血栓患者也要注意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如抽烟、饮酒、过度劳累等,以免加重病情。让我们一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脑血栓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