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两种阻塞性肺疾病的深度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虽同为阻塞性肺疾病,却存在显著的不同。理解两者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精准地诊断与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气流受限是持续性的,这种限制不会因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而得到显著的改善。与之相反,支气管哮喘的气流受限是可逆的,意味着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恢复正常。这种恢复通常在几分钟到几小时,甚至几天内发生。
COPD通常影响中年人,患者往往有长期吸烟或暴露于有害气体的历史。而哮喘则多发生在较早的年龄,其发作往往由过敏原或其他刺激因素触发。
对于COPD患者,主要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和咳痰。痰通常为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状,偶尔带有血丝。患者在早晚时症状尤为明显,早期气短仅出现在剧烈活动后,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气短。
而对于哮喘患者,他们通常在接触到某些因素(如花粉、物理化学刺激等)后,会出现呼吸困难。这种呼吸困难通常在数小时内因吸入异丙胺醇而恢复正常。值得注意的是,COPD和哮喘患者在夜间后更容易出现症状发作。
在治疗方面,对于症状较多的患者,他们需要吸入长期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对于高风险患者(即去年急性发作两次或以上的患者),除了长期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外,还需要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以控制炎症。病情加重时,患者需要吸入短期支气管扩张剂和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来缓解症状,同时需要进行低流量吸氧,氧浓度应控制在28%~30%之间,以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对于哮喘患者,轻度发作时可吸入沙丁胺醇等支气管扩张剂。中度患者则需要吸入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严重危重的情况下,除了使用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还需要吸氧和静脉应用激素。
我们期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恢复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