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疗篇章
面对成人先天性巨型输尿管,治疗策略的制定主要依赖于输尿管的扩张程度和肾功能的受损状况。
对于输尿管扩张较轻、肾积水不明显的患者,我们可选择一种更为温和的治疗路径——随访观察,据文献记载,约有40%的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达到理想效果。
当输尿管扩张显著且肾功能损伤不重时,我们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术治疗。输尿管切割整形术后膀胱再植术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手术过程中,需小心切除末端1\~2cm的病变输尿管,并在切割时,遵循精准切除原则,切除输尿管下侧壁的部分组织,长度约等于输尿管全长的三分之一,但不可超过二分之一,以防缺血坏死。接下来,进行反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这一步骤需要在膀胱顶侧壁切开粘膜,制作一个长3\~4cm的小口,与输尿管粘膜相吻合,然后将输尿管下段深深埋入肌层内并缝合。
对于那些肾积水严重、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肾输尿管切除术是更为合适的选择。在感染情况下,首先应进行肾造瘘引流,待感染得到控制后再进行肾输尿管切除术。
关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我们应高度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输尿管坏死,可能表现为尿瘘和切口感染。在手术中,我们必须注意保护输尿管的外部血管,并确保缝合的输尿管口径适中。若出现这些并发症,可以通过排水手术区域、延长支架管拔除时间等方式进行临时性处理。二是输尿管狭窄,这可能是由于输尿管切割过多、缝合后口径过细或尿路反复感染导致的纤维增生。在手术中,我们需要精准掌握输尿管的切割程度。
(二)预后展望
关于成人先天性巨型输尿管的预后情况,目前尚未有详尽的资料。预后通常与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策略的选择以及手术操作的精细度密切相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我们对这一病症的预后情况将有更深入的了解。
以上内容旨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阐述成人先天性巨型输尿管的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理解并面对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