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在儿童中极为常见,堪称急腹症中的“常客”。这种病状对于学龄儿童来说尤为多发,占比超过六成。但有趣的是,年龄越小的孩子发病率反而较低,由于其症状表现较为隐蔽且复杂,诊断起来更为棘手,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出现穿孔。儿童阑尾炎与成人阑尾炎存在诸多不同,这主要源于儿童在解剖学、生理以及智力发育上的特点。
近期的研究表明,阑尾可能是一个参与人类细胞免疫的中枢淋巴器官(类似于扁桃体)。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阑尾的免疫反应会经历低敏感性、高敏感性和成熟稳定的三个阶段。新生儿患阑尾炎的情况较为罕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化脓性感染的发生概率逐渐上升,特别是在学龄前儿童中,坏疽性阑尾炎十分常见,其年龄分布与成人相近,主要以阑尾化脓为主。
虽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患上阑尾炎的病因可能并无明显差异,但由于免疫反应的不同,导致各个年龄组的病理特征存在区别,值得家长们重点关注。儿童阑尾炎根据病理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单纯性阑尾炎、梗阻性阑尾炎(主要由粪石引起)、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在任何年龄段均有可能出现,其中婴儿患者居多。学龄前儿童的症状表现与成人相似,常常突然感到上腹或脐周疼痛,一段时间后疼痛部位转移至右下腹部。同时伴随恶心、呕吐、低热、精神不振等症状。婴幼儿由于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需要通过观察其行为和表情来判断是否患病。
儿童阑尾炎的早期诊断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腹部反应。如果孩子拒绝触摸右下腹部并表现出哭闹等行为,应及时就医。否则,延误治疗时间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儿童阑尾炎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和体检中的临床症状,如右下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蛔虫性阑尾炎等特殊类型的存在,使得诊断过程更为复杂。
只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并了解上述提到的情况,就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急性阑尾炎对儿童健康构成威胁,家长需保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