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指南 >

狂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一旦病毒侵入人体神经系统,就会引发此病症。在病症初起的1至4天里,临床表现并不特异,但一些微妙的迹象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时期被医生称为前驱期,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全身性的症状如低烧、乏力、头痛、咽痛以及身体不适等。精神上的变化特别突出,儿童患者会表现出情绪波动大,容易哭闹、发脾气。较大的孩子则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甚至有些孩子会产生濒死的感觉。还有三种情况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愈合后的咬伤再次出现疼痛和感觉异常,如过敏、刺痛、灼烧、麻木或瘙痒。对于五岁以下的儿童来说,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这些感觉,但他们会要求父母触摸或抓伤原来的伤口。

二是对强光和大声变得敏感,可能会出现流泪、出汗、流口水等反应,肌肉张力增加,容易受到惊吓,甚至在动静之中醒来。

三是吞咽食物时会有喉咙紧迫感,部分病人可能出现厌食,但仍然能够吞咽食物。

这些症状虽然存在,但却常常被人们忽视,甚至被家长和医生所忽略。很多患者在出现狂躁和哭闹间歇发作、面色潮红、发热不退等症状时,才引起人们的注意。实际上,这些症状已经属于狂犬病的兴奋期,而非早期症状。如果病情继续发展,出现疼痛、严重的喉咙痉挛、恐水等症状,表明病情已经相当严重。还有一种罕见的“麻痹型”,患者不会出现喉咙痉挛或恐水症,但四肢会逐渐麻木,最终可能导致麻痹并导致死亡。

那么,早期发现狂犬病的好处是什么呢?早期诊断可以早期隔离患者,防止其唾液和分泌物感染他人,避免狂犬病的进一步传播。也可以防止患者因狂躁而伤害自己或他人。早期诊断可以尽快开始症状治疗,减轻孩子的疼痛和各种严重并发症。由于早期治疗或采用新的治疗方法,虽然机会有限,但仍有可能挽救生命。这不仅可以缓解家庭的焦虑,也可以给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参考文献:狂犬病及其预防。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